第131章 诉苦的甄夫人
刘协成功继位之后,董卓立刻以刘协年幼,由自己暂领朝政大事,威逼刘协封他为相国,享受着独一无二的特权。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同时李儒为了巩固朝廷的威严,向董卓建议应该大力提拔名流之士为官,从而提升名望。 这次的蔡邕由于受有了袁叙的庇护,就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董卓被“杀你全家”的威胁言论而前往洛阳。 作为智谋之士的李儒心中隐隐感觉袁叙所谋不小。 袁叙在那么重要的时候却选择离开洛阳,而且又识破了他的虚张声势之计,却不公之于众。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李儒对猜不透的袁叙,深感不安。 于是李儒向建议董卓召袁叙来洛阳,担任执金吾。 袁叙好不容易来荆州,当然不可能再回洛阳,寄人篱下。 对于发来的圣旨,袁叙立刻写了一回奏折,上表回朝廷。 奏折中声称: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况且自己立过军令状;讨伐五溪蛮夷在即,这个时候不可能返回洛阳的。 不过袁叙也知道现在还不能跟董卓闹太僵,表示自己可以在一年之后返回洛阳一趟。 李儒认为这是袁叙的缓兵之计,但他也无可奈何。 现在洛阳虽然在董卓掌握之中,但是依旧暗流涌动,不说如履薄冰,但也是要小心翼翼,不能容易前功尽弃。 而袁叙却知道再过不久的将来,曹操刺杀董卓未遂,从而引发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到那个时候,圣旨不过只是一张废纸而已。 李儒同时碍于袁氏的面子,但又想安抚袁氏,于是让董卓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为汝南太守。 最后为了巩固刘协的帝位,同时斩断支持刘辩人的幻想,董卓让李儒亲自毒杀刘辩。 刘辩亡于永安宫,葬于洛阳城郊之外的一块荒地,没有任何值钱的陪葬品。 刘协得知以后,毕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心中不免也是悲痛万分,同时追谥刘辩为怀王。 或许是母子同心的缘故,远在荆州一处小院之中,正在浇花的何莲竟然隐隐心绞痛疼,几乎站立不稳,一双大眼睛不由地望向洛阳的方向。 至此,朝廷已经完全成为了董卓的一言堂,洛阳也任由董卓呼风唤雨。 …… 天下大势瞬息万变,刘辩仅仅在位不到几个月就下台,并且被毒杀。 谁能够想到还在数月之前,刘辩的舅舅手握重兵,他母亲更是身为六宫之主,风光无限。 真是世事无常! 不过现在的袁叙并不理会洛阳发生的这些事情,因为此刻他的两大财主来了。 袁叙心中暗暗发誓这次一定要把他们忽悠“瘸”了! 只是让袁叙惊讶的是:甄家甄夫人和糜家的糜竺这次竟然同一时间一起到达襄阳,而且还是约好了,同时来见袁叙。 这让袁叙不由警觉起来,一个在冀州,一个在徐州,既不同道,也不顺路,居然会同时到达襄阳,这恐怕不是巧合吧! 袁叙让糜竺和甄夫人来到书房议事。 “糜竺拜见袁使君。” “甄张氏拜见袁使君。” 甄夫人本姓张,嫁给甄逸后冠以夫姓,成为甄张氏。 三人入座之后,袁叙微微一笑,试探性说道:“两位真是来得巧啊,居然能够同时来到襄阳。这样子更好,也省的我同样的事说两次,浪费口舌。” 甄夫人掩唇轻笑道:“哈哈,说来也巧,我和糜家主正好在南阳偶遇,这才结伴同行来襄阳。” “我们途中正好畅聊一番生意上的事。” 袁叙笑了一笑,并不在乎他们为什么会在南阳偶遇。 至于他们两人所说生意上的事,无非就是关于在袁叙身上下注的事。 袁叙也不扯皮,正色说道:“你们两人一位是我岳母,一位是我内兄,都是我袁叙至亲之人,有些话我就不掖着藏着,直说了。” 看着袁叙一脸认真的样子,两人也端正的神情,正襟危坐起来,竖耳倾听袁叙接下来的每一个字。 袁叙神情严肃地说道:“如今天下大势日渐混乱,董卓一介西凉匹夫进入洛阳,必定会引起一番腥风血雨。” “到那个时候,天下必定战乱四起,难有一片净土安居乐业。” “我袁叙奉皇命为荆州牧。虽然说现在我还没有完全掌握整个荆州,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掌握整个荆州,甚至其它的州郡。” “我请两位前来襄阳,那我就不拐弯抹角了。” “我希望你们两家能够全力支持我;待日后,我袁叙若有一方成就,必定不忘你们两家的相助之情,必有重谢。” 袁叙的话说完之后,便静静等待他们两人的回答。 听了袁叙的话,甄夫人和糜竺相对了一眼,随即又收回了眼色,开始独自思考起来。 许久过后,甄夫人斟酌几番,缓缓开口回答道:“袁州牧如此推心置腹,那么妾身也就实话实说了。” “让甄家全力支持一个远在荆州的州牧,就算妾身同意,恐怕族中长辈是不可能同意的。” “想必袁州牧也知道先夫早逝,妾身一介妇道人家想要做主整个甄家,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要不是妾身有给先父生下子嗣,可以继承了先父的家业,不然先夫留下的家业就……唉。” “虽然现在甄家主事之人是我儿甄俨,但是俨儿尚且年幼,所以由妾身代为管理族中事务。” “但是族中许多大事并不是妾身所能一人做主的。” “而且先夫的兄弟、叔伯无时无刻都想把先夫留下的产业给夺去。” “妾身一女流之辈,不仅时刻要防着他们夺取家产,又要想着如何将先夫的产业发展起来,这些年实属不易。” 说到伤感之处,甄夫人那一双杏眼不禁饱含泪水,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