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赵谌等于安禄山?
对赵谌交上来的奏折,赵桓看了又看,却总是没法下定决心。
毕竟公田什么的都好说,都算是祖制,而且赵谌的要求也并不夸张,不过这样一来,河北就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镇守才行……
毕竟那里刚经历过战争,残留下来的要么是义军,要么是逃进山里的普通百姓,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感。
然而河北这么大一个地方,不管让谁去管理,都容易尾大不掉,更何况那些义军经过血战,已经是一支可观的战斗力了,轻易解散的话,也显得很浪费。
而且赵桓也知道,自己的位置,现在并不稳当,南方还有个太上皇呢。
就算和金人谈判完毕,内部的问题,只怕还得要好久才能解决。
现在他只能不断的要求南方送来支援,然后尽量淡化太上皇的存在,同时不断的派出信使,请求太上皇回京颐养天年——太上皇要是回来了,那就好办了。
只不过赵桓也清楚,这样的情况下,太上皇能不能回来,那真不好说。
自己弄死了梁师成、李彦和王黼,剩下三贼可都在太上皇身边,他们为了自己的性命,也会拼命让太上皇不回来的。
如果太上皇在南方闹起妖来,那还真不好办。
“父皇不用忧心,太上皇如果真在南方做出什么来,那就是他们自绝于人民……江南之地的百姓和士绅,可都恨透了朱缅,而朱缅却在太上皇身边,太上皇舍得杀他吗?如果杀了朱缅,蔡京童贯之流岂能心安?更何况太上皇也清楚,父皇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对他做什么,所以可以多派人去对太上皇说,愿意将他供养起来,劝他回京。如果不愿意的话,就太上皇身边那几个人,儿臣愿意率领劲旅,将其擒获!没有了那些爪牙,太上皇又能做什么呢?现在放着不管就行了。”赵谌笑道。
对于大画家,赵谌还真是没放在眼里。
就这么一个昏君,他就算去了南方,还能让南方诚心拥戴他?
历史上在第一次汴梁之围解除之后,大画家确实不想回汴梁,他想去江南,却被江南士绅百姓所阻挡,没法南下,这才回到了汴梁。
赵谌不相信江南百姓和士绅就这么贱,被花石纲折腾了这么多年之后,还愿意接纳这个太上皇!
而且从法理上来说,赵桓现在皇帝之位,不知道多么正,就算赵桓死了,接替的也应该是赵谌,而不是大画家!
没有听说哪个当爹的还能接替儿子的位置的。
如果大画家真想这么做,那天下的儒生,都会群起而攻之!
“我们要做的,是让军心、民心,都在我们这一边。这次出征,孩儿和西军以及河北诸将都有了深厚的友谊,只要保证他们的利益,再加上百姓能心向我们,其他什么人都翻不了天!别看朝堂衮衮诸公,他们下笔千言,难道顶得住一根弩箭?父皇不用忧心,凡事有孩儿!”赵谌慷慨激昂的说。
换了个雄才大略的君主,赵谌这番话,多半会被推出去砍了——可惜赵桓不是,他巴不得自己在宫内安坐,别的事情都由赵谌来解决呢。
就好像他不会对赵佶做什么一样,赵谌也不会对他做什么,他安安稳稳的当皇帝,赵谌安安稳稳的当太子就行。
而且赵桓也不相信赵谌会丧心病狂到干掉他,然后自己来当皇帝。
“谌儿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谌儿,你这道奏折里,对河北之地的看法不错,只不过河北河东这样的地方,非要有一个有力的人镇守才行,朕想封你为卢龙节度使,持节开府,总管河北西路、河东路、河北东路这三处的所有事情,你看如何啊?”赵桓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赵谌一愣。
卧槽,这不是把大宋整个北方都给自己管了吗?这爹,还真是心大啊。
自己之前虽然总管抗金事宜,可是那主要是军事上,而不是政事上,现在赵桓这个条件,那就几乎是把整个北方都封给了自己!
比藩镇还藩镇啊!
安禄山造反的时候,占据的地盘也就是这几块——无非就是多了燕云之地和辽东之地而已。
当然了,自己的情况和安禄山不一样。
安禄山是知道如果玄宗死了,下一个不管谁当皇帝,都要对付自己,所以他一定会造反。
而自己本来就是皇帝的接班人,赵桓剩下两个儿子还小,又不是嫡出,本来就对自己没有威胁。
所以对赵桓来说,不是问题。
而持节开府这种事情,北宋其实是没有的,因为北宋一直提防的就是藩镇化,一直到南宋的时候,为了军事,才给岳飞等人藩镇的权力,后面也很快就收回去了。
但是自己毕竟是太子,持节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而是自己如果能掌控这三路的话,就是京畿最有力的支持者!
赵桓在汴梁如果有什么问题,他的大军南下,也就是数日,就能形成支援!
很显然赵桓还是担心太上皇会在南方搞事,所以让自己最亲近和信任的儿子占据北方,一是作为屏障,二是作为后盾!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桓的这个选择,还真是充满了政治智慧。
而这对赵谌来说,也是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