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臣愿亲自前往
萧烨此刻正身处太后寝宫之中,与窦太后叙着家常,但他的神情之中却难掩一股高兴得意的劲儿。
寝宫内烛光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映照出几分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筹谋。
“母后,您可知道,淮南王伤重昏迷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朝廷。这对于我们萧氏一族,乃至整个大齐的江山社稷来说,可真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啊。”萧烨的话语中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兴奋,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手中权力更加稳固的那一天。
窦太后坐在榻上,手中轻轻捻着佛珠,神情却并未因萧烨的话而有所动容。她的脸上依旧保持着那份沉静与淡然,仿佛外界的纷纷扰扰都与她无关:“皇帝啊,你可知这样做会激怒顾氏一族?他们可不是好惹的,你应该比哀家更清楚这一点。”
萧烨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母后放心,如今证据齐全,只要顾氏一族敢先动手,那他们谋反的罪名便算是坐实了。到时候,朕自有办法将他们一一剪除,以绝后患。”
窦太后听后,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对萧烨的决绝与狠辣感到有些不满。“阿
煜,吴家那孩子,还有灵儿,他们如今可都在扬州,若真起了冲突,他们的安危又该如何是好呢?”
提到吴家与灵儿,萧烨脸上的笑意顿时消散了许多。他沉吟片刻,才缓缓说道:“母后,为了这天下苍生,为了我萧氏的江山社稷,些许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阿煜做事向来有分寸,有谋算,他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的。”
然而,窦太后听后却并未露出丝毫欣慰的神色,反而满眼都是失望与忧虑:“皇帝啊,哀家知道你志在天下,但淮南王毕竟是先皇的左膀右臂,他为大齐血战疆场,立下赫赫战功。”
萧烨闻言,神情变得有些不悦。他反问道:“母后,朕何曾忘记过淮南王的功劳?这些年他偏安淮南一隅,朕也从未为难过他,甚至允许他十年才述职一次。可如今呢?他竟敢弄黑炉私造兵器,与朕抢夺铁矿资源,还私自屯兵十万。这些谋反的罪证俱全,母后您说,他的功劳难道还能大过国法去吗?”
窦太后听后,叹了口气,似乎也在为淮南王的遭遇感到惋惜。“皇帝啊,你可曾想过其他更佳办法?让
他主动交出私兵与黑炉,这样既能避免冲突,又能维护我大齐的安稳,你觉得可否?”
萧烨却嘴角再次勾起一抹冷笑。“母后真是慈悲为怀啊。若非您当年慈悲为怀,扶朕坐上这皇位,朕又岂会有今日?您的建议甚好,儿臣这就回去写下书信,与淮南王商议此事。”
说完,萧烨站起身来,向窦太后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开了寝宫。他的背影在烛光下显得愈发坚定与冷酷,仿佛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淮南王以及所有阻挡他前进的障碍一一清除。
而窦太后则依旧坐在榻上,手中捻着佛珠,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太后,圣上怕是根本就没听进去您的那些肺腑之言。”
苏蕊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她深知这位年轻帝王的心思已非昔日可比。
窦氏轻轻叹了口气,手中的佛珠缓缓转动,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声响:“他长大了,翅膀硬了,如今又怎会轻易听哀家这个老太婆的话呢?”
苏蕊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她低声说道:“老奴怕的是,圣上一意孤行,又要挑起战事,到时候苦的还不是天
下老百姓。”
窦氏闻言,轻轻捏了捏眉心,似乎在努力驱散心中的烦恼:“哀家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该劝的也都劝了。”
苏蕊见状,知道太后心中定是五味杂陈,便提议道:“太后,要不老奴拿着您的信物出宫几日?秦王想要回京,这一路恐怕不太平。我们的人沿路埋伏,暗中保护,也好有个照应。”
窦氏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也好,你去吧。你培养的那些丫头小子,都是可靠的。有他们在,哀家在宫里顶多就是受些闲气,无碍的。”
苏蕊领命,随即出去安排一切。她行事谨慎,很快就将一切打点妥当,趁着夜色和宫门落锁前的片刻间隙,悄然离开了皇宫。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灯火通明,气氛凝重。
陆相、内阁成员、卫国公以及卫宸等人皆在,兵部、户部、礼部三位尚书也均在场。他们正在讨论着当前最棘手的问题——是和淮南王府议和,还是直接开战。
多数人倾向于劝降,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大规模的战争,减少伤亡。还有人提议让淮南王世子顾航来汴京做人质,以此作为淮南王不再
起兵的保证。
萧烨却始终不表态,他的沉默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了几分压力。
萧烨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终定格在云成清身上。“云成清,你怎么看?”
云成清最近才得知云灵已经去了扬州,心中虽有万般不满,但更担心她的安危。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回答道:“回圣上的话,微臣以为,淮南王府若能主动交出黑炉与私兵,对朝廷而言,确实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也能避免无谓的争斗。”
然而,兵部尚书曹利却对此持反对意见:“十万私兵皆是淮南王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