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朱樉恨朱元璋的真正原因。
李文忠没有矢口否认,对方连时间、地点都说的一清二楚,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李文忠反问道:“我很好奇这件事儿,你又是从何得知的?”
“你的一名幕僚在告老还乡之后,写了一本名叫《国初事迹》的书。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被他完整记载在了书中,恰巧我又读过这本书。”
听到《国初事迹》几个字,李文忠已经猜到了是谁在背后告的密。
李文忠脸色铁青,紧握着一双拳头。
“刘辰这个混蛋,我李保儿自认待他不薄。他为何要背叛于我?”
“当年,老头子攻克了婺州之时,不少婺州名士组团去拜会过老头子。刘辰正是拜访名单中一员,至于这位刘辰、刘夫子后面又为何辗转到了你的身边,充任幕僚一职。”
“这个原因,想必不用我来说,表哥也比我更加清楚。”
婺州是浙江金华的古称,朱樉刚一说完。
李文忠已经猜测到了事情的缘由。
“你的意思是刘辰这个人是老舅安插在我身边的眼线。我是他的亲外甥,他为何一点都信不过我?”
朱樉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铁铉这个人,你认识吗?”
“不认识,不过我听说他跟随你收复开封有功,因公升任了礼部的给事中。”
如果不是铁铉曾是秦王的幕僚之一,像铁铉这样的无名小卒,李文忠完全提不起半点印象。
朱樉自嘲一笑,“铁铉还是一名监生之时,老头子暗中指派他潜伏到了我的身边。”
朱樉的话,让李文忠震惊不已。
李文忠失声叫道:“你是老舅的亲生儿子,他连你都信不过?”
朱元璋的做法让李文忠这个外甥很难理解,朱樉却一句话道出了真实的原因。
“老头子这个人的本性偏激且多疑,虽然他这一身龙袍穿了有不少年头,可是他的骨子里仍然难改乡下土财主的本色。”
“一般的土财主是贪财如命,而老头子贪恋的是权力本身。他对权势的迷恋程度超过了一切,哪怕是亲情、情爱、友谊在他朱元璋的眼里不过是权势的附属品。”
“乡下的土财主?这么多年以来,我听过不少人称呼他为屠夫、暴君,更有甚者骂他不过是一老农民。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别人称呼老舅为乡下的土财主。”
一想到土财主这个称呼出自表弟之口,李文忠的脸色说不出的古怪,他问道:“你为何要称呼他为土财主?”
朱樉回答道:“在历代开国之君里面,老头子的出身是最为贫寒的一个。他生逢乱世,在因缘际会之下,成了这个天下的主人。”
“老头子正如一夜暴富的暴发户一般,把全天下都当成了他一个人的私产。权力就好比他手上的一块烧饼,别人休说想要尝一口,就是动了那个念头也是他的生死大敌。”
“暴发户?”听到这个称呼,李文忠的面色更加怪异。
他听出了朱樉的言外之意,与土财主和暴发户这两个称呼相比。
李文忠觉得守财奴这个称呼,才是对朱元璋最好的形容词,
只是他不敢说出口而已,以李文忠对舅舅朱元璋多年以来的了解。
他的心底当然清楚,朱樉的口中没有半句假话。
“两汉四百年的两宫制就不必说了,哪怕是赵宋的十八位帝王在位之时,有不下五位女主临朝称制。到了我大明朝可倒好,我娘这位中宫之主彻底成了摆设。”
汉朝的两宫制,分别指的是西汉时期皇帝居住的未央宫和太后居住的长乐宫。
汉朝之所以会有外戚干政一说,其原因正是太后在朝廷的大政方针上有着不亚于天子的话语权。
甚至在很多时候,出于自古以来尊崇孝道的传统,太后的长乐宫都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一方。
比如汉武帝刘彻,刘彻在刚继位的时候,被太皇太后窦老太太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玩具。
哪怕是刘彻这样的千古一帝,都只能老老实实等到窦老太太驾鹤西去才能彻底独揽大权。
“兴许是老舅为了舅母的身体着想……他才下令后宫不得干政的呢?”
看在多年养育之恩的份上,李文忠很违心的替朱元璋辩解了一句。
只是这句话还没等他说完,就连李文忠自己都没有底气了。
朱樉义愤填膺,他怒道:“老头子名义不准后宫干政,实际上还不是怕我娘分走他手上的权力。”
“你还记得老头子让我大哥给孙贵妃披麻戴孝之事吗?”
朱元璋让朱标给孙贵妃披麻戴孝这件事,当年闹得是一个满城风雨。
李文忠更是亲眼见证了皇帝朱元璋手持宝剑追砍太子朱标的场面,这个场面简直旷古未闻。
他还记得朱标反驳朱元璋时,朱标说的那句话,“诸侯之家,都不会让嫡子为庶母服丧,更何况我是天家之子。”
最后还是倒霉的周王朱橚为孙贵妃披麻戴孝。
李文忠咳嗽了一声,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李文忠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了,过去了就过去了呗,没必要再提了。”
朱樉呵呵一笑:“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