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困局与破局
一情况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不满和质疑,他们纷纷上书弹劾董卓,言辞激烈,认为他故意延误战机,有拥兵自重之嫌。他们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列举董卓的种种不当行为,试图说服汉灵帝刘宏对董卓进行惩处。
董卓听闻后,心中恼怒,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他在自己的营帐中来回踱步,大骂那些弹劾他的大臣:“竖子不足与谋!本将军为朝廷出生入死,他们却在背后捅刀子,等本将军平定黄巾军,定要让他们好看!”然而,他虽心中愤怒,但也不得不有所顾忌。他深知自己若继续拖延,一旦触怒了皇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只得强压怒火,加快行军速度。但他心中另有盘算,他想在这场战争中保存自己的实力,以便在日后的政治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他望着自己麾下那浩浩荡荡的大军,心中暗自思量:“这便是我的资本,我不能让他们轻易地消耗在战场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而在朝堂之上,关于如何彻底剿灭黄巾军的策略也产生了分歧,犹如两派汹涌的潮水,相互碰撞,互不相让。一些大臣主张继续增兵,他们认为只有以绝对的军事优势,如泰山压顶般碾压黄巾军,才能彻底平息叛乱。他们在朝堂上激昂地说道:“黄巾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我大军云集,必能将其一举歼灭,恢复天下太平。”而另一些大臣则认为应该采取招安的策略,他们觉得黄巾军之所以起义,是因为对朝廷的不满,若能分化瓦解他们的势力,许以高官厚禄,或许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们言辞恳切地向皇帝进言:“陛下,招安可免生灵涂炭,且能为朝廷所用,此乃上策。”
汉灵帝刘宏坐在那金碧辉煌的龙椅之上,听着大臣们的争论,犹豫不决。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焦虑与困惑,他既想尽快平息叛乱,恢复天下太平,让自己能继续享受那荣华富贵、歌舞升平的生活;又担心增兵会加重财政负担,毕竟朝廷的国库并非充盈,每一笔军费的开支都如割肉般让他心疼。而招安则可能养虎为患,他害怕黄巾军假意投降,日后再伺机反叛,那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这种内部分歧使得朝廷在对黄巾军的围剿行动上缺乏统一而有效的指挥,犹如一艘失去航向的大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逐流,给了黄巾军一丝喘息的机会。
就在各方都陷入困境之时,张梁在颍川意外地得到了当地一些民间义士的支持,犹如黑暗中透进了一丝曙光,给这沉闷压抑的战局带来了一丝新的希望。
这些民间义士,原本对黄巾军持观望态度,他们犹如一群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静静地看着树下发生的一切,在太平道与朝廷的争斗中犹豫不决,不知道该站在哪一方。但看到张梁在颍川的一系列举措,如帮助百姓修缮房屋、耕种田地,在与豪族的对抗中坚守信念,毫不退缩,他们被其打动。他们看到了黄巾军并非如朝廷宣传的那般是一群烧杀抢掠的暴徒,而是一群有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为百姓谋福祉的义士。
于是,他们决定加入黄巾军,为太平道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带来了一些物资,虽然这些物资对于黄巾军目前的困境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却犹如久旱后的甘霖,给士兵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他们还带来了许多关于颍川的情报,这些情报详细地记录了颍川各地的地形、兵力分布以及豪族之间的矛盾关系,为张梁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梁望着这些前来支持的民间义士,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是一个转机,一个可能改变颍川战局的契机。他决定借助这些力量,再次对颍川腹地发起进攻。他重新召集士兵,鼓舞士气:“兄弟们,如今我们有了新的力量,新的希望。颍川腹地就在眼前,那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走向胜利的关键。这一次,我们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把握,让我们为了太平道,为了百姓,奋勇向前,杀出一条血路!”士兵们在张梁的鼓舞下,精神大振,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的火焰。
而黄昱也在克服重重困难后,逐渐接近颍川。他望着远方那片战火纷飞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决心。他知道,自己的到来或许能够与张梁成功会师,共同扭转颍川的局势,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也让整个战局充满了新的变数和希望。他催促着士兵们加快速度,每一步都带着坚定的信念,向着颍川疾驰而去,仿佛那是一场与命运的赛跑,而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