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金屋不藏娇 > 第二百七十九章 擒贼

第二百七十九章 擒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小小县官眼见难免狭小,此案呈报大理寺后,大理寺官员屈正在此案总结陈词上洋洋洒洒写道:

见利小人,见金银如父母,不思家国之栽培,不念黎民之安康,忘本逐利,其数犹多,其行当诛。

此案同和凌捭阖一案可以说,毫无干系。

只不过发生时,正值时任代大理寺卿屈正为凌捭阖贪赃案撰写陈词、以报上听。

彼时凌捭阖认罪虽快,但每当屈正与其细究犯案动机,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以至于屈正迟迟未能将案卷誊写完成、上报天听。

上头催得急,代大理寺卿屈正,只差这临门一脚,便可堂而皇之步入高官之列。

屈大人以天下贪官概莫如是的论调蒙蔽世人前,先蒙蔽掉了自己的良知,正如他自己所言:

都是贪污,便都是银子惹得祸。

屈大人亦吃准了县官小案无人问津,其案卷只有最初经手官员会阅览批注,待归档后,便只有一年年吃灰的份了。

他哪里会料到,七年后会出一个实心眼的大理寺少卿,将大理寺历年陈案,不拘大小,全部翻了一遍。

肃王展阅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书案卷,凌捭阖贪赃枉法的动机赫然与县官贪银的动因,完全相同,一字不差。

内务府总管凌捭阖的旧案,肃王武瑛玖调审过。最初看时,肃王不觉案卷出挑,品评经手官员的能力大约是无功无过。他那时以为此案背后所涉非大理寺所能渗入,屈正并未深入挖掘乃受时局所限,如今一对比,才觉知大理寺的渎职所在:

“屈正,你身为经手大理寺官员,本应明察秋毫,对案件成因刨根追底,就算查不明案件真实原因,也因如实陈报,你却一不做二不休,照搬照抄,以至于画狗类猫,不伦不类。如此急功近利,混淆试听,同草菅人命又有何不同?”

肃王武瑛玖的掌上刚刚缠上厚重的纱布,他这般动怒斥责,那纱布便一圈圈往外渗红,可他脸上阴沉,似乎毫无觉察:

“由此可见,当初兰剑压着这案子,不审不判,正是因为对案件动因有所怀疑,这才是一个刑狱官对案件事实应有的尊重。”

两任大理寺卿相较,高低可见。

当初兰剑压着凌捭阖贪赃案不审不判,朝野上下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碍于私情想要袒护凌捭阖;有人说他早已另结党羽,不愿听从天子圣令;更有甚者,便开始怀疑大理寺卿识人断案的能力,叫嚣着要让其将位置让给更有才能的人,诸如蠢蠢欲动的屈正屈大人。

如今肃王开了口,众人才恍然大悟,纷纷赞扬道,

“兰大人,是个好官啊!”

“当初,老夫还曾上书弹劾过他,于心有愧啊。”

“可惜了,像兰大人这样明察秋毫的好官命不长。”

舆论的风向彻底扭转,在兰剑默默无闻死后多年,也算是寥以告慰求真者及其后人的初心。

案件的根底,肃王早已摸清。如今大庭广众下说出来,不过是想当着一众朝官的面还逝者以清白,同时也给当下摇摆的朝官敲响警钟:

“当年兰剑死于歹人之手,才让案件的走向变得扑朔迷离,才让凌捭阖贪赃一案的动因积沉了七年。”

肃王武瑛玖矛头直指,便是杀死兰剑的真凶邓筵茆。

京兆府灭门案和兰剑之死早被证实为一人所为,那凶手正是如今扛着“清君侧”旗帜堂而皇之出现在大殿之内的邓筵茆。

肃王武瑛玖面向晋王:

“皇兄,大理寺卿兰剑沉冤未雪,京兆府门前血气未散,你竟任此罪犯在此逍遥,穷兵殿前,扰乱我大雍朝纲清正!”

“皇兄既口口声声要还大雍朝野清正,还请先清一清自家门楣。”

肃王这一句“自家门楣”不仅唤醒了文臣武将,更恰到好处戳中了晋王的软肋。

历来起名谋反者,虽为私利,但亦总要找些理由和借口,让自己的举动看上去合乎正义、遵循天道。

肃王挑明邓筵茆的罪行,便让与晋王的行动陷于被动中。

也让文臣武将看清,谁才是代表正义的一方。

肃王一边流血,一边陈词,肃穆中透着几分悲壮。大殿虽经简单处理,殿前仍有方才帝师辜长徽自缢的血气缭绕,就仿佛京兆尹苏府被灭门那一日弥漫整个京都城的血光之气再度袭卷而来。

文臣武将们看到邓筵茆,便觉得下一刻要被灭门是自己,其余矛盾暂且被搁置一边,百官和禁军纷纷高呼着:

“诛杀罪犯。”

两桩命案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在这样群情激奋的时候,晋王想要出面为邓筵茆开脱实则很难,京兆府命案后他再三同此逆贼割断牵连,如今若是公然袒护,便相当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晋王虽不仰仗这些文臣武将成事,却也不能将他们一并诛杀殆尽。

晋王憋红了脸,最后还是晋王妃苏揽月出声道:

“这逆贼与我晋王府毫无干系,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当下正值用人之际,邓筵茆武艺高强,晋王有些许不舍写于脸上,迅速被晋王妃劝止:

“王爷,您看肃王那吃人的表情,这事拦不住。”

“当断则断,这些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