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给孩子们熬姜汤
马三叔奇怪地瞟了一眼冯玉清,扭头交代道:“老婆子,你赶紧去把我那个药箱拿过来。”
“诶,我这就去。”
“大华,你忍着点疼,三爷爷给你治腿。”
“三爷爷,我不怕疼的。”
“乖娃儿。”
药箱已经拿过来,马老三急忙给孩子处理伤口,消炎杀菌以后,拿起一根针线动作麻利的在伤口上穿梭。
没有麻药,就这样硬生生的缝合。
刘大华痛得眼泪直流,小小的身子缩在冯玉清怀里抽搐。
望着被缝成蜈蚣一样十厘米长的伤,冯玉清只觉得心里像针扎了一样疼。
她从小见不得谁受伤。
看到这么小的孩子,受这么重的伤,她就更难受了!
马三婶和马三叔是五保户,两个女儿嫁得远,一年也就回来一次,唯一的儿子上战场没了。
老两口孤孤零零,对村里的小辈们一向爱护有加。
马三婶又是心疼又是埋怨,瞪了冯玉清一眼。
“有些话,我不说不痛快。今天,我瞧着你也不像是不爱惜孩子的人,这以后啊,不要再打孩子。你男人在省城读大学,我听说,有国家养着,完全不需要操心。你啊,别再傻乎乎寄粮食过去。没道理,你们做父母的不管孩子死活,却只顾他那个大的!”
冯玉清低头。
不敢说太多话,怕自己跟着一起骂恋爱脑原身和那个挨千刀的男人。
她只能咕哝道:“三婶子,您的话我记住了。有了今天这个教训,我不会再给刘启明寄粮食了。娃儿们为了一口吃的,每天早出晚归挖野菜,还耽误了学习,我这个做妈的,完全没有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太不应该了,我深刻检讨。”
“那就好!”
马三婶回了一句,却依旧没有舒展眉头。
很明显,她老人家不相信冯玉清这番话。
想到了什么,马三婶转身回了房,那声音从房里传了出来。
“玉清呐,你四哥出事后,我听你大嫂说,你在娘家又吵又闹,还上吊,你几个嫂子见你晕倒了,吓得只能送你回来。”
“你大嫂告诉我说,已经给你婆家送了二十斤粟米。”
“你那个在城里读大学的男人,有粟米吃,很不错了。你啊,别再去娘家要大白米,他们日子过得苦,你别逼死他们。”
马三婶恨铁不成钢,絮絮叨叨说了好几句。
冯玉清的大嫂冯大媳妇,和马三婶是没出五服的表亲。
脑海里闪过了这句话。
冯玉清低下头回答道:“我听三婶的话以后我不会再去娘家借粮。”
原身每个月一号会按时去娘家哭穷。
虽说是借,可她从来没有还过。
娘家人都心疼原身有四个娃要抚养,男人又不在身边,女儿要粮食,就是没有,一家子也会想办法出去借一些给她。
冯玉清骗到大白米,转手就交给婆家人。
而刘老太太拿到冯玉清给的粮食后,会找在铁路上上班的乘务员侄子帮忙,拜托侄子经过省城时,把粮食送到读大学的大儿子手中。
而反观原身这个恋爱脑,每次都没给自己留一粒米,天天和几个娃儿吃野菜疙瘩充饥。
想到这里,冯玉清打算去婆家一趟。
赶在公婆送粮食去县城表哥家时,截胡了那二十斤的粟米。
“玉清呐,你和孩子们,都被婆家,安排住到了山上,这都两天了,又没给粮食,你和孩子们以后吃啥呀?”
“三婶,您甭担心,我们暂时可以先吃野菜充饥。”
“那可不行呀,娃儿们都在长身体,瞧瞧他们瘦成了啥样,等着哈。”
马三婶在房间里一阵倒腾。
随即,盛出来满满一小碗粟米,大概一斤左右。
又用竹篮装了十来个红薯,马三婶把碗放进了竹篮子里,一起递给冯玉清。
“先拿回去吃,不够了,再想办法,这日子还长着呢,总会有出路的。”
冯玉清受宠若惊,却又连连摆手拒绝道:“三婶,这我可不能拿。去年收成不好,交了公粮后,咱们生产队发下来的粮食很少,您自家都快没吃的了吧!”
马三婶道:“叫你拿着就拿着,你三叔是赤脚医生,有些本事,饿不死。”
三叔给孩子包扎完伤口,抽了两口旱烟,斜睨冯玉清一眼说:“拿着吧,别苦了几个娃。”
“听到没,你三叔发话了。”马三婶一把将竹篮子塞到了冯玉清手中。
冯玉清心中感动。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穷。就算三叔能给人看病,可每次结算下来,病人家里顶多给一杯糙米、或者十来个鸡蛋、一把子腌菜作为谢礼,有些像她这样穷的,诊金也只能先欠着。
不过,冯玉清想到了自己有一个系统农场。
等以后在系统里种了粮食,她自然不会亏待了这两个老人,她会还礼回去的。
“对了,三婶,您家有没有稻谷,能不能给我几粒,我拿来有点用。”
马三婶也没问干啥用,嘀咕了一声,“多的没有,几粒还是有的,我这就去给你拿。”
冯玉清甜甜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