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突入冀中(上)
“鬼子在冀中兵力有限,目前在冀中扫荡的鬼子兵力也不多,如果我们能把鬼子兵力再聚歼一部,则冀中反扫荡必然能加速取得胜利。”
“只是鬼子在平北地区丢了这6000多人后,冀中的扫荡兵力会不会也会尽快撤回平汉路沿线各个城市?”
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毕竟鬼子兵力奇缺无比,北边丢了这么多兵力,将扫荡冀东或冀中的兵力抽回北平等地也算正常操作。
“在冀中扫荡的鬼子目前在哪儿?”
“在深县、河间、任丘一带。”
“那事不宜迟,我们要立即出发,尽快在野战中消灭他们,再晚他们可就缩回去了。”
而对于新成立的第8战区傅作义所部,大家由于前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乐见傅作义部从第二战区分出来单独面对一个方向,毕竟以阎锡山目前的状态,要让他交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位置那是不可能的。
而能力极强的傅作义仍保留在第二战区,作为阎锡山的手下作战,必然会如同八路军一般,被阎锡山极度猜疑;而跟已经得到独立行动许可的八路军不同,傅作义的第35军要听从阎锡山的指挥作战——结果实际上跟投闲置散没啥区别。
这点不光是八路军觉得可惜,就连国府内部也有不少人觉得惋惜,这次能促成军委会将第2战区分拆出第8战区来,便是有识之士的推动——当然对郑三发子而言,也早有借机削弱阎锡山这个老对手的意图,只是全面抗战爆发时,不适合搞分而治之而已。
对于国府这次的调整,八路军各部也是乐见其成,至少跟第8战区直接接壤的晋绥根据地就乐见此事。
“傅作义所部作战能力很强,我们有必要跟他做一定的战略联合,力争首先在鬼子力量薄弱的地方打开缺口。”
“我们8月份虽然派了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但是绥远只有我们的敌后部队,没有国军的正面部队配合作战,光凭我们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
“傅作义是坚决抗战的人,他分拆出第2战区是好事。”
唐亮自然也同意这点,如果算上1936年的绥远抗战的“百灵庙大捷”,傅作义所部给予鬼子的打击在国军中可是数得上号的。
至于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傅作义在国军中也是极为亮眼的存在,否则最后也不会力压中央军嫡系,最终以嫡系兵力不足华北国军4分之一的比例,成为华北剿总司令了。
——当然国府派驻在北平的中央军第一人,原“八大金刚”之一的陈继承水平太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只是傅作义在抗战中搞摩擦情况如何?唐亮可就不清楚了。
不过唐亮也不想管了,但凡八路战力再强一些,各路想搞摩擦的国军将领也总得掂量掂量后果。
“那我们明天就出发,一定要在鬼子反应过来前尽可能吃掉这支鬼子部队。”
“我们坦克支队先走一步,力争配合冀中第三旅把鬼子兵力缠住,等大家兵力赶上来,再一口气将他们全部吃掉。”
……
于是仅仅是干掉鬼子这6000多人一天之后,唐亮的坦克支队主力便趁着夜色忽然穿过平汉路,直冲冀中地区,而得知八路最新动向的华北派遣军司令部这才结束了对损失这两个联队的责任认定争吵,转而变成对八路的战车部队忽然南下的目的分析。
“八路此次南下最大目的可能便是我军正在扫荡冀中八路的部队,应该立即将这些部队撤回石家庄、保定或天津。”
对于参谋长米内光政的分析,杉山元不肯同意,在他看来,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冀中大平原无遮无挡,八路的战车部队既然选择了在冀中作战,岂不是根本无法利用山区地形遮挡自己?这可是我们将八路战车部队一举歼灭的好机会。”
如果能全歼这支坦克支队,那么杉山元组织的冀东扫荡失利的问题便不再是问题,完全能被这次胜利掩盖住。
“向东京大本营发报,请求将关东军的战车部队一块南下,一齐参与对八路战车部队的围攻。”
……
“华北派遣军通过东京大本营来压我们出兵,而且是要我们将战车部队南调联合讨伐八路冲入冀中地区的战车部队。”
“华北派遣军司令部打的好主意,我们的战车部队如果南下,指不定就会如此前将我们的察哈尔派遣兵团吞掉一般,把我们刚刚重新组建的战车第一团吞掉。”
虽然关东军的战车第一团在八路的都山根据地附近几乎被全灭后,关东军从上到下都急于报仇,各个都想把八路的战车部队挫骨扬灰;但是毕竟战车部队要重建并不是这么简单的,首先损失掉这么多的战车兵,要补充回来显然还得再等一阵子。
至于战车的补充反倒相对容易,毕竟倭国能制造战车的颇有几家工厂,此前战车每年的生产数量少倒不是这些厂子没人手生产更多战车,而是陆军认为数量已经足够使用,没有追加订单而已,如果全面动员起来,这些厂子生产坦克的数量短时间内至少还能翻一倍。
只是如果还要增加更多的战车产能,培训工人等都需要一些时间,估计要3-6个月才能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