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改善
终于,太医室的门被缓缓推开,一位年迈的太医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喜色:“大人,公主,解药无误,可以给皇上服用。”
听到这话,夏珏清与李靖阁相视一笑,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他们立刻带着解药,匆匆赶往皇帝的寝宫。
寝宫内,皇帝躺在龙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
夏珏清轻轻地走到床边,握住了皇帝的手,那双手,曾经是何等的有力,如今却如此脆弱。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心疼,但随即又坚定了下来。
“父皇,女儿为您找到了解药,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她轻声说道,将解药缓缓喂入皇帝的口中。
皇帝艰难地咽下解药,脸色似乎有了一丝好转,虽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但那股缠绕在他身上的死气,却仿佛在慢慢消散。
接下来的日子里,皇帝的身体状况在解药的作用下,逐渐有了改善。
三公主夏珏清,这位在民间享有盛誉的女子,心中却藏着不为人知的忧虑。
她深知,尽管自己在百姓心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但在那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自己的功绩仍旧显得单薄。
许多人提及她时,总不忘附带上李靖阁的名字,仿佛她的光芒,是借了李靖阁的风。
“靖阁,你我虽一同经历了诸多风雨,但在官场之人的眼中,我始终是依附于你的存在。”夏珏清轻声叹息,目光穿过窗棂,望向远方那片她曾誓要守护的土地。
李靖阁闻言,眉头微蹙,随即化为温柔一笑:“公主此言差矣,您的智慧与勇气,早已超越了性别与身份,是真正能引领这个国家走向繁荣的人。”
“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
夏珏清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不,我要的不仅仅是百姓的爱戴,更是朝堂之上的认可。”
“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地站在那个位置上,为这片土地和人民做些什么。”
于是,两人决定,不仅要继续寻找良医良药,更要让夏珏清在朝堂上树立自己的功绩。
他们遍访天下,从江南水乡到塞北荒漠,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每到一个地方,夏珏清都会亲自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解决实际问题,而李靖阁则在一旁默默支持,用他的智慧与经验,为夏珏清铺平道路。
在一次次的旅途中,夏珏清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治国经验,更在百姓心中树立了更加高大的形象。
她不再是那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三公主,而是真正走进他们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的英雄。
与此同时,皇帝的身体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也日渐好转。那些从各地搜集来的良药,经过太医们的精心调配,一次次地缓解了皇帝的痛苦。
每一次用药,都像是在与死神进行着无声的较量,而每一次的胜利,都让夏珏清和李靖阁的信心更加坚定。
终于,在一次关键的用药后,皇帝的身体几乎恢复到了中毒之前的状态。
村民们自发为她修建的庙宇,从最初的简陋祠堂,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宏大、香火鼎盛的圣地。
每当晨曦初露或夕阳西下,庙宇中便烟雾缭绕,信徒们络绎不绝,他们带着对三公主的敬仰与感激,虔诚地祈祷,希望她能保佑家宅平安,五谷丰登。
这股供奉三公主的热潮,不仅限于那个偏远的村庄,它像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迅速蔓延至周边地区,甚至在一些大城市中,也开始出现供奉夏珏清的庙宇。
人们口耳相传,讲述着她的传奇故事,将她视为护佑一方的神灵。
皇帝坐在龙椅上,翻阅着奏折,当看到关于三公主夏珏清在民间声望日隆的报告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既为女儿的成就感到骄傲,又隐约感到一丝不安。毕竟,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一个女子的声望如此之高,无疑会触动某些敏感的神经。
“珏清,你的能力,朕是认可的。”皇帝在心中默默说道,但他也清楚,朝堂之上,并非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样,看到夏珏清背后的努力与付出。
与此同时,太后在后宫中忧心忡忡。她年事已高,对于皇位继承的问题,始终放心不下。
当她得知皇帝对夏珏清的重视时,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她担心,如果夏珏清的声望继续高涨,可能会威胁到皇权的稳定,更怕她会成为后宫中那些嫔妃的眼中钉。
“皇帝啊,你怎能如此偏心?那个嫔妃刚怀孕,你应该多关注她才是,怎么能让那个三公主抢了风头?”
太后在皇帝面前絮叨着,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皇帝的决定。
皇帝听着太后的唠叨,心中却有自己的打算。他深知,夏珏清不仅是他的女儿,更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她的智慧与才能,是他所看重的,也是他希望这个国家能够拥有的。因此,对于太后的担忧,他只是敷衍了事,并未完全付诸行动。
太后,这位后宫之主,眼见三公主夏珏清在民间的声望日益高涨,心中的不安如同野火燎原,难以平息。
她深知,若要让皇帝的心回归后宫,就必须采取行动,于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