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一举多得
风煜宸言罢,萧老将军抚掌大笑,声如洪钟:“此计甚妙,甚合吾心!公平公正,光明磊落,正是我等臣子应行之道。诸位同僚,何不共襄盛举,让这份善行成为佳话,流传千古?”
一时之间,殿内响应连连,几位大臣纷纷点头赞同,气氛热烈而温馨,仿佛一股暖流在众人心中涌动,汇聚成海,誓要共渡难关,守护这片疆土上的安宁与希望。
原本,众人耳畔回荡着太子殿下那番慷慨之语,言及捐赠数额,但凭心意,无拘无束,宛如春风拂面,令人心生暖意,暗自盘算着略表心意,些许银两,权当心意相通。
谁料,事态骤转,太子竟有意将捐赠数额镌刻于邪医阁那赫赫有名的荣耀榜上,犹如明镜高悬,映照人心。
此举之下,若捐资微薄,无异于自曝其短,恐成众矢之的,遭受非议如潮,颜面何存?为了维护那份不可或缺的尊严与声望,众人不得不咬紧牙关,慷慨解囊,誓要将这份“心意”推向极致。
风源帝闻听太子风煜宸此番妙计,眸中笑意渐浓,仿佛春风化雨,温暖了整个殿堂,他朗声笑道:“太子此策,妙哉!妙哉!既显我皇室仁德,又激民众善心,一举两得。筹集粮饷之重任,便全权托付于你。诸位卿家都全心全力配合。望你们尽心竭力,务必使百姓免于饥馑,国家安泰。”言罢,龙颜大悦,满室生辉。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定不负所望。" 风煜宸身形微倾,一揖到底,语气中既有谦恭亦不乏坚定。
"吾等自当全力以赴,誓与太子殿下共克时艰,同心协力,以解国难。" 群臣应声如雷,声音中饱含忠诚与决心,回荡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
风璟轩心中暗自咬牙,未曾料到风煜宸竟能再次从他的算计中脱身而出,不甘与愤懑交织于胸。
须臾间,他眼眸一转,似是灵光乍现,随即提高嗓音,正色道:"父皇明鉴,若群臣慷慨解囊,而太子殿下未能筹措足够之粮,此事又当如何论处,以安民心,定国本?"
风源帝闻言,眉头微蹙,略作沉吟,心中暗自思量四皇子之言亦不失为周全考量。目光转向风煜宸,语带威严又不失慈爱:"太子,此事关乎社稷安危,民心向背,你意下如何?"
此刻,风煜宸面容沉静,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决心,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父皇放心,儿臣既领此任,必当竭尽所能,不负父皇厚望,不负群臣信赖。若真有差池,儿臣愿一力承担,以国法家规自我惩处,以慰民心,安天下。"
“动听之辞,世间不乏其人言之凿凿,但在我看来,实则是行动胜于空谈。”四皇子轻描淡写间,话语中透出一股不容小觑的坚定,“父皇,儿臣斗胆建议,不妨让太子立下军令状,以明其志,服众心。”
风源帝闻言,眸光微敛,细细品味着这番话中的深意,片刻后,嘴角勾起一抹赞许之意,目光转向风煜宸,声音沉稳而有力:“煜宸,为让群臣心悦诚服,共赴国难,你便依四皇子之言,立下军令状吧。”
风煜宸闻言,面色不改,目光清澈而坚定,缓缓起身,向风源帝躬身行礼,随后环视四周,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父皇,儿臣在此立誓,若诸位卿家慷慨解囊,贡献所需银两。而儿臣未能及时筹措到相应之粮食,甘愿双倍返还所集银两,并主动辞去这太子之位,以谢天下。儿臣深知肩上重担,定当竭尽所能,不负父皇厚望,不负百姓期待。”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一时静谧无声,随后,渐渐响起低语与赞叹,风煜宸的言辞不仅展现了其担当与决心,更以一种不卑不亢、大气凛然的风范,赢得了在场众人的敬佩。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的眼眸中闪烁起了异样的光芒,尤其是四皇子与大皇子,两人眸光闪烁,交织着复杂的情绪与难以掩饰的渴望——那太子之位,长久以来便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宝座。然而,皇上的沉默,如同厚重的帷幕,遮住了他们通往那至高无上之位的道路。此时,风煜宸自己提出,如若不成功,就请辞太子之位,正合他们的心意。
风源帝闻言,神色微妙,目光深邃如渊,缓缓转向风煜宸。
这位帝王,心中对这位太子的不喜,早已是宫中不宣之秘。废黜之意,也曾在无数个日夜中徘徊于心间,但那份身为君主的骄傲与权衡,让他始终未曾轻启朱唇。
而今,风煜宸竟主动请辞,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风源帝的心中涌起了千头万绪,难以名状。
“太子,此言非虚?”风源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既透露出对风煜宸决定的震惊,又隐含着对背后缘由的深深探究。
这简单的问句,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似乎连时间都为之凝滞,等待着风煜宸的回应。
此刻,大殿内静得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每一双眼睛都紧紧锁定在风煜宸身上,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线索。
而风煜宸,他的面容平静如水,眼神中却闪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决绝与淡然,还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诚然,父皇。儿臣此言,发自肺腑,非戏言也。若儿臣不能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解民于倒悬,又何以为储君,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