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得士梧,吾之幸也
半岛,对于李煜而言,不过是他招募兵源的所在之地罢了。
他从未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理想之地,也从未想过要将这里作为自己未来帝国的核心区域。
对于他来说,这里只是他未来庞大帝国版图上的一块小小的部分。
他希望打造的,是一个包容各地、繁华富饶的庞大帝国,而不仅仅是一个局限在某一地方的小朝廷。
此时卢元似乎也想到他们并非一直在这里。
他开口道:“是,主公,是属下没有深思熟虑,我会遣人多去搜寻。”
李煜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索。他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又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答案。
他突然想起了一些细节,于是说:“这样吧,你问问……算了,还是等会儿我自己去问吧。我记得仁川那边好像有几条大船?”
卢元听到“大船”二字,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他不知道主公为何突然问起船的事情。
不过他还是恭敬地回答:“主公记性真好,仁川渡口的确有四艘大船,宽三丈、长十丈,每艘足以乘数十余人。”
然而,李煜却轻轻摇头。在他的脑海中,有着宏大的景象和更大的梦想。
他想要的是更多的资源、更广阔的领土和更强大的军队。
他知道这需要更大的船只来支持他的远洋计划。
可惜目前条件不允许,不然他非得派水军去南美洲找红薯和土豆。
“这船虽然可乘坐数十人,但若是与汉朝的楼船相比,恐怕只能算是小船了。”
李煜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士梧,你可否了解这等船的航行能力?”
“在我以前查看过的郡志记载中,去岁汉阳就从青州东莱购买过粮,那些粮食就是仁川的船运回来的。”
卢元回想起之前观看郡志时看过的内容,因为比较奇特所以有印象。
可卢元的话语却是让李煜眼前一亮。
他意识到这些大船不仅具有承载能力,而且还有着航行黄海的能力。
这让他对未来的计划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士梧果然博闻强记、精明强干。”李煜由衷地赞叹道,“得之乃吾之幸也。”
卢元听到李煜的赞美,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激动。
“圣上,莫要折煞臣下,臣遇圣上才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说着眼眶也开始发红,一边向李煜表示忠心。
“若非圣上搭救,元可能早已逝世,所以遇见您是元之幸也。”
随即做出天揖礼(揖手伸直齐眉,弯腰九十度)
李煜见状回与土揖礼(揖手向前,往下一点)
对于卢元来说,能够追随这样一位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主公,实在是人生之大幸!
每每想到此处,心中便涌起无尽的自豪感。
在他眼中,圣上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散发着耀眼光芒。
其超凡脱俗的智慧与过人的胆识,令人为之倾倒;而圣上对下属们那无与伦比的信任,则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众人的心田。
正是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卢元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忠诚之心。
他愿为圣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煜看着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部下,心中倍感欣慰。
尽管自己偶尔会偷个懒儿,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下属的锻炼呢?
只有放手让他们去拼搏,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好了,先不提此事。士梧啊,你稍后派人仔细检查船只状况,如没有问题立刻安排人员前往冀州幽州购买战马。”
李煜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卢元,语气郑重地嘱咐道。
“到了当地的马市,一定要多买些好马回来。同时,尽量寻找一些大型马商合作,可以选择用粮食交易。”
李煜深知此时的中原地区正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经过黄巾之乱的洗礼,许多乡村百姓纷纷迁往荆州、扬州,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流入益州。
因此,通过粮食购买战马花费肯定比金钱要低得多,无疑是解决当前困境的良策。
反正他空间内粮食已经到达三十多万石。
“是,主公,那我先下午安排好府衙事务,再去仁川县。”
李煜出了府衙到了工坊,才进屋就被孟刚看见。
“主公……”
还没等他喊完李煜就断了他。
“行了,不用行礼,今天来就是问问你们工坊几个事儿,现在武器制作得怎么样了,要知道这一次可是有三万士兵需要装备。”
李煜不指望那些县城去武装士兵,毕竟城防士兵都那么少了,军械肯定也没少卖。
“这……主公,你是知道的,工坊现在主要职工才两百多人,很多时候都是雇佣工人帮忙,速度快不了。”
孟刚一脸为难,三万人,榨干他们工坊也完不成啊。
“你直接给我说一个月能做多少军械,我知道你们的难处,我已经让其他县去搜罗会工匠技术的人。”
“禀主公,目前工坊一月能锻造两千柄环直刀,八百张良弓,五百面盾。”
“我记得之前还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