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齿轮
林家的作坊全部完工了,一共四间作坊,一间用于早点初加工,一间用于制作果酱,一间暂时给沈氏族人居住,还有一间则是林善言和谭老爷子的木工坊。 虽然木工坊目前真正的使用者只有林善言师徒二人,但作坊里要放置木料,又要放置成品,还得要有加工区,故而建得也比较大。 任芸这日正过来给谭老爷子、林善言以及唐盛送午饭。 之所以要送过来,是因为最近这师徒俩忙得不可开交。 听谭老爷子说,林善言在木工方面很有天赋,基本就是一点即通,所以教学进度非常快。 如今新房里衣橱柜子之类的家具都打造好了,经过锻炼林善言基本功也已经很扎实了。 谭老爷子原本是想着继续教他雕刻工艺,但经过深思熟虑,觉得雕花这门手艺属于锦上添花,而且耗时耗力,倒也不是非学不可。 最重要的是林善言创新天赋比较强,这雕花学得再精也不过是用来鉴赏的玩意儿,没什么实用性。倒不如发挥徒弟所长,往创新方面发展。 简而言之,就是带着林善言搞研发。 林善言自然是乐意的,他也是最喜欢鼓捣新鲜玩意儿。 任芸提着食盒来到作坊时,便看见师徒俩凑在一块儿正在鼓捣着什么。 她走进一看,但不觉愣了一愣。 谭老爷子正在为林善言讲解齿轮。 而且为了方便林善言认知,他还直接造了一辆记里鼓车。 所谓记里鼓车是一种用来计量车辆行过距离的木车,两边各有两个轮子,中间是个木箱,木箱上面有一个双面鼓,鼓两边各有一个手拿鼓锤的小木人。 鼓车每行进一里路,小木人便“咚”地一下敲击一下鼓面,故而叫记里鼓车。 任芸知道这玩意儿,还是前世在博物馆里瞧见过的。 在前世,齿轮最早起源于出现在西方,不过华国古代也是有齿轮的,最经典的应用就是记里鼓车,还有一个叫司南车的。 任芸之所以有些惊讶,是她原本以为谭老爷子就是盖房造阁做家具的那种木匠,没想到还精通机械。 一旁唐盛瞧出了她的惊讶,从木材堆里探出脑袋,冲任芸神秘地一笑:“老爷子精通的,可不止木工……” 不过唐盛一开始见老爷子掏出齿轮准备教林善举时,他也是吃了好大一惊的。 这齿轮什么的,不是属于机关类的工艺了嘛?这臭老头子,曾经不是说过不会再碰机关的嘛,咋现在又光明正大地教起徒弟啦? 真的是老头心海底针,令人费解…… 唐盛是被谭老爷子抓包来帮忙打下手干活儿的,木工的细活儿他不会,只能干些粗活,比如劈木材锯木材。 好好的一个精神小伙儿,如今满头满脸的木屑,模样着实有些滑稽。 唐盛亦是瞧出了任芸眼中的笑意,顿时苦哈哈地直叹气。 这师徒俩授课传艺,怎么就折腾上他了呢?如今也就只有下午要指导那些个小子们练武的时候才肯放他出去…… 太惨了,他一定是同行兄弟中最惨的一个了。 任芸拿出饭菜和碗筷,招呼三人过来吃饭。 听到开饭了,三人立马放下手头的活计,笑呵呵地跑过来接过碗筷了。 三人埋头吃饭的功夫,任芸走过去打量那辆记里鼓车。大概是教学齿轮作用的工具,所以打磨得并不算很精致,那个鼓两边的小人也只有粗略的人形。 任芸又仔细瞧了瞧鼓下面的那个木箱子,木箱子此时并没有完全装上,露出了里面的齿轮结构。 齿轮是用木头制作的,看样子也是谭老爷子亲手做的。齿轮如何运作的她不大看得懂,只觉着有几分新奇。 见任芸盯着那记里鼓车瞧,谭老爷子便笑道:“你若是觉着有趣,可以推着它走走看。” 正规的记里鼓车是用马匹拉的,所以很大,但眼前这个是谭老爷子做的缩小版,大小就跟手推车差不多。 任芸闻言便也不客气,推起来在作坊里绕了一圈,然后便听见每隔一段时间鼓车就发出“咚咚咚”的敲鼓声。 她推行的距离可没有一里路,这个缩小版应该也是将距离调整过的,所以鼓声响得挺频繁。 任芸听着鼓声,觉着这玩意儿倒像个小孩子的玩具似的,就像前世的儿童玩具推推乐。 她玩了一会儿便放下了,毕竟都是做父母的人了,哪能跟孩子似的贪玩。 那边三人狼吞虎咽地吃完饭,也不休息了,立马又投入了“工作”中。 任芸收拾好碗筷,在旁边瞧了一会儿。她眼睛看着那些个齿轮,心里琢磨起了一件事。 村里这两日已经在给稻田里排水了,过不了几日,就要开始收割水稻进入农忙时期了。 提起收割水稻,任芸便想起了穿越过来不久时收割小麦的艰苦。那可是真的苦啊,收割、脱粒、翻晒,累得她那时都快直不起腰来。 任芸正是觉着种田太辛苦了,所以赚了钱一直没有再多买田来种粮。不过如今有了上头赏赐的二百亩良田,又有了沈氏族人这些个劳动力,倒是可以考虑多种几亩粮了。 农忙的人力是不愁了,但任芸还是想着减少一些农忙的辛苦,既然如今这师徒俩正在搞机械,倒不如让他们开发开发农用机械…… 说到农用机械,任芸头一个便想到了一个可以手动操作的机械——打谷机。 手动的打谷机,在前世的七八十年代还是挺盛行的,后来才被电动的取代了。 那种打谷机她见过,原理其实很简单,做起来应该也不难,而且这个机器也运用到了齿轮…… 于是趁晚上吃晚饭的工夫任芸便同几个小的聊起了农忙的事。 “咱这几日也要多吃些,没几日就是要下田收割稻子了,可要辛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