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合作伙伴
天穹之域,实乃中土与光影相融合之形态,行引进兼发行之道。然引进之举,受限于数目之规,难以随心所欲,故较之中影,略逊一筹。至于推广,李哲虽握有杰出之营销人脉,但在平台策略上,光线传媒,此一专注于高端商贾楼宇的数字化媒体巨擘,实为合作伙伴之典范。
简而言之,光线乃是其股东之一,早已布下棋局,故在楼宇、居民区乃至巴士公交的显示屏上,电影之宣传与精彩片段随处可见,多出自光线之手。
李哲亦可寻分众传媒合作,然而其价码与成本皆高出光线甚多,故李哲对大老王如何在院线之争中应对,颇感好奇。
大老王并无资本抗衡,彼此伤及,李哲无妨,有万大院线在握,已然立于不败之地。景并非毫无见识之人,只需关键时刻施援,即可。若光线果真挑起纷争,便是不给景家与万大颜面。李哲仅为次要股东,而她,才是真正的主宰。
景自出道以来,首作便是《我的佳人上司》,气度不凡,坐于一处,实难看出秘书之态,至多如被架空的傀儡。大老王强忍心头之火,笑容满面地向李哲发出邀请:“哲兄,可愿单独一谈?”
李哲微微点头,应声道:“无妨,到隔壁详谈。”言罢,向景投去暗示的目光,示意一同前往。于是,双方各派三人,共赴邻室,商议结盟之事。
黄思明全程面色不悦,万大影业的蒋万成同样心绪不佳,曾握重权的大佬,此刻却因分拆而沦为落魄凤凰,虽尚可发行些许影片,但今非昔比,重回巅峰之路,艰难重重。
交谈数语,李哲对大老王的诚意心满意足,确为诚心诚意,此人忍耐力惊人,即便内心恨之入骨,言语间仍能寻求双赢。所谓双赢,实则光线割肉以献。年发行十部,若皆如《极限职业》之品质,光线与诸多发行巨头将痛哭流涕。数量虽不多,票房总额才是关键。
李哲之后的电影,断不会交由他们发行,若有合作,仅限于基础联合发行,费用低廉,宣传发行亦难获厚利。如此一来,十部影片的整体票房流失,恐比以往更大。
假使李哲一年揽收二百亿票房,约占四分之一江山,看似总票房攀升,实则大银幕之寒冬已至,旧有生态链破裂,减产控投,皆为必然,众多生计将受影响。
可惜李哲此举突兀且狠辣,比万大更为甚,大老王唯有捏鼻议和,否则院线生死未卜,光线定将惨败,三至五年内退出发行舞台,连博纳都不如。
李哲并未为难光线,联合发行的分成降至固定一成,院线分成减至三成五,双方顺利达成三年战略合作,协议三年内有效。
大老王离去后,景满腹好奇地问道:“何以选择光线?”
“当今发行界三足鼎立,中影有好莱坞之优势,无人能敌,华艺京圈巨头,暂无大碍。唯有光线受创颇深,去年光线发行之影片总票房超四百亿,扣除我方,实际约三百二十亿。
如今我涉足进口电影发行,光线票房至少再减百亿,仅余二百二十亿左右,与华艺相差无几。华艺多有自家投资,光线则少,非每部皆能以小博大,同类影片我方已有十余部,光线盈利必大幅下滑。
如今勉强能从我处捞取微利,保住总票房,以数据王者之姿稳固市场,对股价与地盘至关重要,故此条件对我方而言甚佳,优于其余两家,合作无碍。”
景近来虽勤补知识,然不及李哲之专业,就连身边万大院线经理郑源,在某些数据上亦不及李哲详尽。
见光线未与李哲交恶,反签订三年合作协议,大小王颇为遗憾地离去。若是两虎相争,他们或许能坐山观虎斗,再乘机下手,至少能除掉一方。如今两方达成一段时间的平衡,他们无从插手,苦主未受损,自然无法闹事,只能暂时接受李哲填补万大在发行领域的空缺。
消息甫一公布,李哲与景尚未启程,圈内人士已纷纷找上郑源与李哲,欲洽谈发行事宜,然李哲果断拒绝,并提醒郑源专心本职。
李哲解释道:“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甫登机不久,景便感慨地对李哲说:“《极限职业》上映屏占比约二九,最大对手乃光线发行的爱情喜剧《西雅图2:不二情书》,正与光线对抗,我们与他们争斗甚烈。”
李哲点头,此事早有所料,避无可避,最大对手便是光线,但他一直无法涉足,一旦暴露意图,遭制裁亦不足为奇。如今有景小姐相助,自是不成问题,至少关键的院线已稳,过半影院自有产权,问谁敢惧?
昔日万大院线年利润约三亿,现今盈利逾十五亿,众多影院为房东打工,如今他们自成房东,盈利能力大幅跃升。
提及《不二情书》,确有缘份,童丽雅当初险些接演,如今却与自己引进的电影相对,也该给圈内同仁上一堂课,免得沉浸于往日辉煌,忽视他界发展。
李哲凝视景许久,直至她面露娇羞,突兀问道:“平日乘机,你不休憩吗?”
“不睡,非长途,需维持形象,难道我们拿不下五一档冠军?”
“怎会,如今联合上映,主流院线皆有上映,至少十亿起,三成五分成已不低,胜过多数国产片,虽不及好莱坞四成五之高,但已甚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