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南河的困境很大
苏立业也看完了文件,冲着向洋问道:“你觉得这份两省文旅合作发展计划怎么样?”
向洋用力点头:“说实话,我看完一遍,挑不出什么毛病,可行性极高。”
他也知道这份合作发展计划赵志强一定看过,甚至跟张恪清已经讨论过,所以才会这么的完善。
不过他并不在乎张恪清先跟赵志强讨论这件事,因为确实是一份双赢的计划。
这份计划甚至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不用经过任何删改。
苏立业转头看向赵志强:“志强同志,我们南河省同意与龙江的文旅产业展开深度合作,还请龙江方面再派一些人过来,我们商讨一些细节。”
比如定制旅游路线交给哪边负责,价格怎么定,双方的税收方面是否有优惠政策,宣传怎么配合等。
赵志强笑着伸出手,分别跟苏立业和向洋握了一下:“那文旅产业的合作就定了,等我这次调研离开,龙江的相关人员就会过来。我这次也顺便看看,在其他方面是否可以展开合作。”
之前中安省与其他五省的文旅合作发展效果,他也是看在眼里的,虽然开始没多久,但潜力十足。
如今龙江也终于上了这辆车,而且还是张恪清这个核心人物亲自操刀,效果一定会更好。
别人只是拉动内需,他们直接吸引国外游客,那么得到的评价也一定更高。
这份合作协议签署之后,龙江今年淡季的旅游总不会像往年那么难看了。
但除了文旅方面,其他方面他也想合作。
苏立业和向洋当然也不会反对,龙江虽然这些年因为政策和历史遗留等原因,发展落后,但同样有着自身的优势,比如在进出口方面,能辐射整个东欧,也有着强大的重工业基础,还有着顶尖的工科高校。
在许多方面其实都可以合作,互利互惠。
大家达成了基本共识之后,苏立业和向洋也去休息了,下午的时候,向洋陪同调研组的人一起开始了调研。
南河的食品产业很是发达,曾经很多产品都风靡全国,但许多也都因为管理不善,或者盲目扩张的原因走了下坡路,现在重新振兴,也再次起航。
看到物流产业的时候,大家都感叹这里的物流产业极为发达。
毕竟曾经这里作为中原的交通枢纽,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又或者是航空,都有着政策倾斜,也自然而然的成长为了物流中心城市。
“我们这里的物流产业发展这么快,其实当初也是受到了恪清同志的提醒,我没记错的话,那时候他还只是中安省江城的一个县长,借助两省交界的优势,发展了一个物流集散中心。”
“之后我们也学到了先进经验,并结合我们的优势,将其发展壮大。”
“如今电商开始兴起,我们也算是抓住了机遇,在这里建成了物流产业园区,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也带动了税收增长。”
赵志强打趣道:“恪清,没想到你还没来这边工作呢,就已经给这边带来了帮助。”
张恪清摆着手:“班长别取笑我了,我当初做的那点微末成绩,跟这里的物流产业园区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看到这里的物流产业园区,他也深知自己当年在县里建造的那个物流集散中心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优势的地方三天看完了,之后向洋开始带他们调研一些发展困难的地方。
“各位同志,这里是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曾经也是非常的辉煌,生产的履带式拖拉机畅销全国,甚至还能出口创汇。”
“可现在因为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大,加上企业负担重,利润连年下滑,就快陷入亏损了。”
他们国有的拖拉机厂,都快被一些民营的拖拉机厂挤垮了。
一些民营的拖拉机厂当然也有走下坡路的,但很快转型,生产其他农机设备,依然能撑过去,他们想转型却没那么容易。
曾经风光无限的轴承厂,也已经被其他企业所兼并,算是让省里少了一个包袱,可还有一些企业想卖掉都卖不上价。
“不只是一拖,省内还有两家国有的拖拉机厂,都在走下坡路,其中一家就在郑城。各位同志,能否给我们出出主意,找找出路?”
张恪清知道这句话是跟他说的,郑城拖拉机厂也是亏损企业吗?
调研组的人面面相觑,去中安省调研的时候,可看的都是好的一面。
之前虽然苏立业说了要带他们看一些发展落后的地方,请他们帮忙出出主意,但大家都以为只是客套话,没想到竟然真带他们来看这些亏损的国资大企业。
南河的领导,跟他们想的还真不一样。
龚向东谨慎的说道:“向洋同志,我们会好好思考,如果有好想法,绝不会隐瞒。”
向洋也知道大家不可能马上就有解决办法,如果那么容易想到,他们省里这么多人何至于想不到解决办法?
“那就多谢各位同志了,我带你们去看看,之后还有一些企业想带你们调研一下。”
从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离开后,他们又回到了郑城,调研了煤机厂。
这也是一家国资企业,厂区非常的大,生产车间也极大,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