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胳膊肘往外拐
这番话如冷水泼面,激起了张老太强烈的愤怒。
她颤抖着身子,怒目圆睁,连珠炮似地质问道,唾沫星子四溅:“你……你竟敢这样污蔑我的儿子?我儿为人正派,我那小孙子将来必是国之栋梁!”
言语间,满是作为母亲的维护与不甘。
三队长也是被激得火冒三丈,回敬道:“既然你们家前程远大,何苦非要在我们这支小队里混日子?有本事自己闯出一片天!”
言罢,未待张老太再多说一句,他便决绝地转身离开,头也不回地回到训练场,继续指导那些满怀热情与梦想的新队员们。
这一事件,无疑再次将张家推上了村中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他们非但没有自我反省,反而将所有的过错与责任一股脑儿地推卸到了另外两位兄弟身上。
张老太内心的愤懑与不满与日俱增,对二房一家的怨恨似乎已经达到了顶点,每日里喋喋不休,对二房一家六口的指责与挑剔无休无止,恨不得将世间所有的好运都吸收到自家来。
至于胡翠梅,她的心里同样憋着一口气。
娘家那边得知火炕的风潮竟是出自张家二房孩子之手,便不断地催促她利用这层关系,让张老二免费为他们家砌几个火炕。
然而,胡翠梅与二房之间早已是水火不容,别说帮助娘家人,自家的火炕事宜还未曾有着落。
好在,他们机智地腾出了一间空房出租,换取的租金使得胡翠梅一家三口能够挤在相对宽敞的房间内,彼此依偎,总算在这寒冷冬日里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娘家那边的催促声日复一日,冷且刺骨,让胡翠梅心头的烦躁疯长。
几个嫂嫂的目光,锐利中带着几分猜忌,她们交头接耳,似乎在讨论胡翠梅为何还不卷起袖子参与家务,眼神中流露出“难道是城里生活久了,学会摆架子”的意味。
前次回娘家,那是一个阴沉的下午,胡翠梅刚踏入门槛,便迎面撞上了张二娘那意味深长的冷笑。
张二娘故意提高了音量,在众多七大姑八大姨的环绕下,用尖酸的语气说道:“哎哟,咱们家翠梅如今是胳膊肘往外拐了,想借着给爹娘砌火炕的事儿,捞点好处呢。”
言罢,还刻意瞥了一眼在场的老两口。
胡翠梅心头五味杂陈,急得脸颊绯红,连忙摇头否认,努力解释着自己的初衷,但每一句辩解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老两口虽然当面保持着和蔼,可背地里,还是语重心长地劝她别太计较,毕竟血浓于水,一家人何必为了砌个火炕就撕破脸皮。
刘老爹更是直接,拍着胸脯承诺由他来出钱,不愿让张家人为此白忙一场。
这份理解与支持,让胡翠梅心头发热,却也在回家的路上,忍不住泪水涟漪,暗自发誓,往后除非必要,绝不再轻易提及回娘家。
随着季节的深入,寒冷逐渐侵袭每一寸土地,借住在张家的那户人家,终于不堪忍受夜夜难眠的寒冷,鼓足勇气,向张老太提出了想要砌个火炕的想法。
张老太闻言,脸上的皱纹仿佛受到了惊吓,骤然间紧缩成一团,像极了晒干的橘子皮。
她目光锐利,话语中夹杂着不满和冷漠:“这四面墙围着的,是我的地盘,你们只是暂住的过客。平日里用我的炉灶煮饭,喝的是我张家的井水,如今倒好,还嫌不够舒坦!”
对方老太太,显然是个不善言辞的,面对张老太的指责,只能结结巴巴地重复着那两句无力的反驳,显得愈发无助。
实际上,她的家庭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风暴,儿子腿上的伤尚未痊愈,又不幸染病,儿媳一人肩负着照料孩子和丈夫的重担,生活已是举步维艰。
提出砌火炕,全因儿子的脆弱身体再也经不起哪怕一丝风寒的侵扰。
这家人深知自己给张家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因此,这段时间以来,无论是在田里帮忙,还是在家务琐事上,她们都不遗余力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将家中不多的食盐和剩下的肉都分给了张家。
她们的儿子曾暗下决心,一旦身体恢复,立刻搬出去,还会支付张家一定的租金作为感谢。
然而,张老太的强硬态度,彻底浇灭了她们心中的温暖。
薄薄的墙壁挡不住争吵的声音,那家的男人在隔壁听见老母亲受委屈的哭诉,心中自然难以平复,怀中女儿的啼哭似乎也更加刺耳了。
他紧紧抱住哭闹的孩子,目光坚定地望着妻子,让她去请村长来主持公道,决定搬离这个充满了冷漠的地方。
村长接到消息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叹,张富家怎么总是风波不断。
近半年来,张家的大小事让他忙得脚不沾地,几乎每一件麻烦事都能追溯到张家的门楣之下。
即便如此,村长还是耐着性子,安排了自家的大儿子帮助那户人家搬家,希望能尽快平息这场风波,让两家人都能得到平静。
然而,在搬家当天,新婚不久的媳妇在整理行囊时,猛然发现那对承载着父母爱意,自己视为至宝的银耳环不见了。
这对耳环,不仅是她出嫁时的陪嫁,更是父母多年积蓄的心血,她始终将其视为幸运符一般,片刻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