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不同的声音
三人上楼,进了办公室,把门一关。傅奇很随意的坐在沙发上,问:“老汪,今年形势怎么样?”
“老样子,各厂都束手束脚的,太顾及成本,不敢拍大戏。”
“那你发动全国的电影厂,与中影谈判嘛!”石慧笑道。
“根子不在中影,在国家,跟他们谈了有什么用?中影一部片只给70万,现在拍片成本越来越高,各厂都卡着70万这条线,能拍出什么好片来?”
汪洋哼了一声,道:“我一直在沟通,真把我逼急了,我直接上书中央!”
不要小瞧北影厂的能量,可直达天听,说上书中央不是吹牛皮,他摇摇头,道:“不说这个,你们《少林寺》怎么样?”
“不好!”
傅奇面露愁容,道:“本来已经拍了三分之一的内容,把样片送到京城,廖公不满意,日本人也不满意,我们更不满意,推倒重来!”
“啊?”
汪洋一惊,道:“这么大的戏,推倒重来?你们钱还够么?”
“我找日本人谈了谈,他们愿意追加70万港币,我们再挤一挤,也能掏出几十万,差不多够了。我请了张鑫炎导演出山,剧本重写,演员重选……唉,总之烦哦!”
傅奇苦笑连连。
廖公,名承志,父亲是廖公仲恺。
他是侨办、港办主任,全权负责香港那边的事务。
今年初,他接见香港左派电影公司,点名要拍一部武打片。因为国内的高层领导人都是老革命,在战场上打过仗的,大多喜好武术,还有不少练家子出身,比如许将军。
还有286,最喜欢看武侠小说,每天睡觉前都要翻几页……
左派公司接下任务,但又没钱,便找到一个日本和尚叫宗道臣,他在中国学过少林拳法,回到日本还搞了個少林寺拳法联盟,门徒十余万。
他愿意购买这部电影的日本版权,预付了55万港币。
于是左派公司根据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写了个剧本,风格比较严肃,主角并非后来的觉远小和尚,也没有感情线。
在香港找了个导演,挑了一帮河南京剧团的演员,主角叫吴刚。
拍了一部分,结果拿回来一瞧,戏曲风格浓烈,不像真功夫,故事乏善可陈,外景风沙大,画面效果不好……各方都不满意,只能重拍。
“廖公与我们击掌约定,要在三年内,拍36部各类题材的新电影。我们是硬着头皮上,实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
汪洋从他开始讲述,就一直面露古怪,暗道:这么巧???
“老汪,你有想法?”
“我昨天刚看了一个,就是写少林寺的。”
“如此凑巧?”
傅奇也惊讶。
汪洋在办公桌的抽屉里,摸出了两本小杂志,道:“不过这写的是明朝末年,少林寺对抗朝廷鹰犬的故事,江湖气比较重,里面还有一段感情戏。”
“那可惜了,我们重写的剧本也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蓝本,因为服装道具都做好了,换不了。”
“你还是看一看,感情戏我觉得不错,尤其是结尾。”
他这么说,傅奇和石慧便一人拿着一本《故事会》,粗略翻了起来。
没有细读,只扫了一遍大概意思,石慧看的是下半部,那结尾写男主角为了少林寺,决定出家为僧,女主角站在大殿外面看着他,一门之隔,却已了断红尘。
末了还有两句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石慧眼睛一亮,捅了捅傅奇,道:“这个结尾真的好,我们可以用!”
“我瞧瞧!”
傅奇也看了一遍,点头道:“我们的新剧本,改让一个小和尚做主角,加了很多喜剧元素。我们也在犹豫要不要加感情戏,毕竟一个和尚,怎么加比较合适?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逻辑就是合理的。”
“能不能找到这位作者?”石慧问。
“他就在北影厂,托你们买衣服的《庐山恋》,也是他编剧。”
“哦?竟有如此缘分?”
石慧笑了起来,道:“那我真要见一见这位同志了!”
“不着急,一会座谈会我让他过来,这小子的脑袋可不一般。”
汪洋本打算研究研究《木棉袈裟》,看能不能拍,但香港的同志需求更大,他愿意割爱,当然这要先问问陈奇的意见,人家是作者。
…………
“为什么莫名其妙叫我开会啊?”
陈奇正想去中国书店看看呢,忽然被梁晓声叫过来开会。
梁晓声低低道:“香港同志来了,开个内部座谈会,出席的都是厂里创作骨干,把你叫过来,说明厂长看重你。你瞧瞧屋里,只有你一个编外人员。”
“什么编外人员,我是卖大碗茶的!”
俩人进了会议室,果然不多,才四十多个人,都是四大创作集体的骨干力量。他一进门,大家也惊讶。
“老汪,怎么回事?”
“傅奇相中他一个点子,想谈谈,我索性叫他来开会了。”
“我知道你惜才,但好歹也要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