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上次情侣,这次可以夫妻嘛
认同,决意挑战不问世事的叶问,且闯进叶宅嘲讽叶问怕老婆,意图逼他出手。
而叶问随即说出那句:“这世界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这对白一出,苏瑶还忍不住掐了张启一下。
为何?
当然是因为她明白老公“尊重”老婆的正确打开方式。
叶问以熟练的咏春拳大胜金山找,经此一役,佛山掀起了炽盛的咏春热潮。
开始都有不少打戏,自然精彩无比。
袁成在动作设计上无疑是下足了功夫。
当然,张启其实也算参与。
讨论剧本之时,他曾根据原版给与了一些建议。
另外也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
张启的意见,袁成显然也是重视的。
毕竟他不仅仅是编剧,其本身还是功夫高手。
或许是站在巨人肩膀之上,再次看这部影片,张启感觉比之原版好上一些。
武戏精彩,文戏也不差。
电影继续。
好景不常,中日战争爆发,佛山沦陷,叶家大宅被日军强占,叶问被迫带着妻儿移居废屋。叶问一家生活艰苦,但叶问仍积极面对,一改阔少的态度,到煤炭厂当苦力,自力更生......
叶问的好友武痴林于打斗场内侮辱三蒲,被三蒲将军活活打死。叶问为了寻找武痴林,到打斗场,即见廖师傅被佐藤上校开枪射杀。
叶问遂把心中悲愤于打斗场上发泄出来,以一敌十,痛击日本人。
叶问夺米,为何能被人奉为功夫片的经典片段?
这剧情无疑是把握了观众内心的情绪,引燃了积攒在观众心中的激情。
一向儒雅不与人主动动手的叶问,这一次宛如猛虎下山,打得小鬼子断手,断脚,那骨头断裂之声,配上鬼子的惨叫,观众看着不是残忍,而是几乎疯狂的叫好。
震撼,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
叶问获胜,三浦很欣赏让人将十袋米丢到叶问脚下。
而叶问看都不看一眼,转身就走了。
一打十嬴了。可叶问未拿米,而是将那半个地瓜给捡了起来,拿上染上了廖师傅血的那一袋米。
“为何不要那米?”苏瑶问道。
“这场战斗不是为米而战,为的是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苏瑶恍然点头。
三浦问及叶问的名字,叶问淡淡的说道,却透露着一股子气势。而李钊一听,愣了一下之后,却将叶问的话从头到尾的曲解翻译。
显然,他是不想让叶问激怒三浦,怕他步了廖师傅的后尘。
“李钊似乎没那么坏!”
这是许多影迷的感觉。
不管是电影,还是那些抗战神剧,日本翻译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小日本或许可恨,可更让人咬牙切齿的却是这种狗仗人势的翻译,伪军。
可李钊这个人物,却让人困惑了。
好人,他显然不是。可坏,坏得又不够彻底。他还有着一丝良知,至少对叶问这个“师傅”的尊重和担心。
挑战时犹豫不肯开门,翻译时又做了手脚。
甚至还在事后上门提醒叶问让其小心点。
可惜,被叶问扇了一巴掌之后,给了两字:走狗!
“我只是个翻译,我不是走狗,我也是中国人!”
李钊扭曲着脸,有些歇斯底的喊道。
影片继续播放,日本人一直找叶问,李钊被打,却硬说不知道去哪里找。甚至被打得鼻青脸肿了,依旧说不知道去哪里找叶问。
这个时候,观众忽然意识到这人没有他们想的可恶,没有到该死的地步,但却依旧不值得原谅。
直到李钊带着叶问一家到自家避难的时候才知道。
在外面狗仗人势,显得威风八面的翻译官,家境却如此落魄。体弱的双亲,残疾的哥哥,幼小的妹妹。
他作为主要劳动力,扛起养活一家的责任,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养家糊口,似乎无可厚非,哪怕那职业为人所不耻。
我只是一个翻译,我不是走狗,我也是一个中国人!
这个角色演活了。
当叶问一脸正义凛然的被几个日本兵押上擂台的时候,好几个画面切换。
有擂台前观众的紧张,担忧,还有些许期待,也有叶问未曾动过的饭菜。
还有周清泉载着张永成前往香港时,张永成声泪俱下的那番自责。
也许这是叶问最后一次比武。
气氛拉满!
而这场比武,是一场不能嬴的比武。因为李钊告诉叶问,嬴了他就没有命。
原版三浦太弱了。
或许,原版导演就是要表现出三浦在功夫上的弱。
就是这么一个弱的人,却攻占了佛山,屠戮着百姓。
战争,个人的勇武是那般微不足道。
叶问先败后胜,精彩而惨烈的打斗,感染了所有的观众,他们感同身受。三浦的空手道,叶问的咏春拳,在这场比试之中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拳拳到肉,紧凑得让人窒息。
当叶问将三浦逼到木桩钱,仿佛在家众练习木人桩一般无情的殴打三浦的时候,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