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青云集团的生态链
和羊城方面的沟通很顺利。
现实有需求,企业有支持。
看似声势浩大,覆盖面广,牵扯的利益纠葛却不深。
打击盗,抢等综合执法,收获的赞誉等效果最好,各方都能接受!
会后,李泽华又在几位二毛四的陪同下,参观了正在羊城职业技术学院,培训的拼夕夕地推团队。
到了才知道,今天上面的视察团队可不是小打小闹,技术学院外面一条街都停满了大小车辆。
细看车牌,倒吸一口凉气。
带队的二毛四笑眯眯的,“怎么样,这个场面,够隆重吧?”
“难怪会议要在早晨6点半举行。”
李泽华看一眼手机,一个半小时的会议沟通,全程没人设置障碍,顺畅到他几乎怀疑人生。
还以为是大家起来的早,脾气好呢。
搞半天原来是这样,谁不要命了,会提出反对意见,磨洋工啊?
心里都明白着呢,再看李泽华不大,万一是個年轻气盛,嘴上没把门的主,待会在大佬面前有的没的一说。
哦豁~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的。
这种关键时候卡脖子,待会上点眼药,回头不被扒层皮才怪。
李泽华能怎么办?
下车后乖乖装孙子呗,人家大佬问什么,他就说什么。
除了绝对保密的商业计划核心,其它的事无巨细,都给大佬耐心解答。
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大佬很满意,跟在身后的众人这才放心……
幸亏是放暑假,才能腾出来空闲的中专院校,郊区训练场地,用来安置上万名人员。
得益于都督府的全力支持,复原前的班排基层管理被动员起来,以各自选择的工作岗位为参照。
按吃了么配送小组,推广小组,蜂鸟快递配送组,拼夕夕乡镇推广组的形式,组建各自团队。
原则上,选择外卖快递的团队,将不再返回原籍工作,他们将被优先安排在大城市锻炼。
而拼夕夕乡镇推广组,将以原籍,或个人申请的常驻地为参照,在经过为期约15-20天的紧急培训。
然后由厂家业务,或青云集团旗下各分公司负责接收。
因为其中大部分人没有做过销售,在训练营接受培训,组织团队健全制度还不是最难的。
最难的阶段,是深入乡镇的第一个月,或因为心里预期不达标,或嫌弃工作强度太大,或干脆拉不下脸做销售。
会有很多人会放弃这份工作。
这一点,青云集团也做了充分安排。
那就是先按省份成立分公司,把同样籍贯的塞进去(或自愿申请前往该省的个人)。
这样一个省分公司看成是一个师,分公司总经理就是师长。
然后按拼夕夕的推广计划,同时在该省所有地级市,建立二级子公司。
这样就是师辖团,子公司城市经理就是团长。
再往下,就是拼夕夕,乃至于青云集团开启全国覆盖计划,最重要的一环。
不寻求在第一时间覆盖所有区县,因为没有足够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且组织架构,制度建设也跟不上发展。
一味追求快,大,全,不仅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过来甚至有可能拖垮整个计划。
所以,一市一县重点乡镇,成为现阶段最合理的选择。
即一个子公司,在地级市优先重点发展一个重点县城,用全部资源在该地先做出成绩,做成示范。
(ps:我陈某雷的分区有个三营,三营有个三连……既视感)
无论这个子公司有多少人,有多少合作伙伴,有多少销售量,总之先扎根这个县的所有乡镇。
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以这个县为样板,发展出成体系的扩张模板!
如乡镇体验店建设,如何选址,联系房东谈成入股合作,如何保障青云,合作友商和房东的权益。
具体收益如何分配,具体投入每个厂家协调出资多少,都需要等待销售数据的出炉。
没有业绩,哪个厂家会心甘情愿的往外掏钱?
但有了业绩,并不意味着工作的全面胜利,而后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包括不仅限于提供后续跟踪服务,维修售后,产品运输送货上门,安装调试,教会消费者注意事项等等。
做终端服务,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能说清楚,尤其是农村地区,什么奇葩事情都能碰见。
所以并非所有人都被培训为销售业务,一些原本在部队负责机修,汽修,有一定专业技能的被挑选出来。
他们有些会成为团队专职司机,有些会成为售后服务人员。
比如美的,格力这次派出了数十人在羊城,专门集中培训这些人维修空调。
而tcl,长虹这些企业,则派出人员集中培训如何维修电视机。
另外还有洗衣机,小家电等企业,同样派出了相应工作人员组织培训。
参加集中培训的不仅有复原人员,还有一些从各大中专技术学院,招聘来的技术人员。
他们在这里先进行半个月的培训,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