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川军说行就行
看着冯天魁跃跃欲试的接着派人去找邓锡候的当口,告诉自己这个二十兵团的计划。
周小山暗自叫苦。
薛岳这个计划,可行性极强,日军上钩的可能非常大。
再加上东海之战过后,刘湘对薛岳的影响也有所改观,对白崇禧没有担任职务,却在为五战区奔波的事情,称赞过。
自己要是跟二十兵团换个位置,也会毫不犹豫的做出这样的计划。
到这个世界三年了,他比谁都清楚。
这是个理想的时代。
中国人需要仰望欧美发达的国家。
这里军人,很卑微,很热血,他们相信自己的付出,可以让子孙后代过上美好的生活。
生在这个时代,就应该为祖国牺牲。
他曾经很多次提醒刘湘和冯天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像当初从太湖退到安徽,一样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收复领土。
可是兵,毕竟不是自己的。
自己只是一个副官,只能通过事实,语言,影响他们,而且要顺着他们能接受的意思往下去引导。
如今作茧自缚了。
滕县构筑那么密集的防御工事,地道。
囤积那么多物资。
成了刘湘,冯天魁打这仗的最大依仗。
他还是想做最大努力。
“军座,这个计划,一开始,主动权就不在川军手上,万一鬼子南北夹击,五战区和薛岳的兵团按兵不动怎么办?”
“不会的,薛岳说,我们一旦决定硬抗鬼子攻击,他把麾下的几个军军长全部赶到滕县来做人质!张自忠,孙连仲所部的副职也要派过来。谁的部队没有按时到位,就让川军军法处要了谁的脑袋。”
真是个狠人啊,还借川军的手来杀,周小山眼睛都瞪大了。
“另外,允许我们必要的时候,通电友军放弃计划,进行转移!”
这家伙一定研究过川军的打法。
知道川军很在意战争主动权,提出这样的条件。
他郁闷的摇头,看来这仗是无法避免了。
只要是歼灭鬼子的可行性计划,刘湘都会喜欢,他外柔内刚,意志非常坚定,当初吴兴之战,伤亡那么大。
看见牺牲和重伤的官兵,他只是痛,一点都不后悔。
冯天魁更不用说了。
再也没有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仗,让他觉得痛快了。
“我知道,你想说,66军退一步,可以消灭更多的鬼子。我也承认了这个话有一定道理,可是你想过没有,我们这几仗,都是建立在友军配合的情况下,退一步的仗,是不是也要这样?倒时候,日军对我们有了堤防,人都不是傻子,谁愿意做庞炳勋,卢汉,为我们创造战机?”
冯天魁本来想让周小山亲自去跑一趟,找刘湘。
“这是贺国光说的还是白崇禧说的?”
“别把人家想象的那么坏,人家两个人为了五战区的战事,不管是协调,还是后勤,没日没夜的忙!你不说,战争开始第一年,打掉的老鬼子越多,对后期的抗战越有利吗?你不是说,空间换时间,需要的是防御部队的坚持吗?说别人时候,理直气壮,轮到自己了,就怂了?”
“不是怂了,带出四川的弟兄都是好样的,好兄弟,好汉子,在四川苦练两年,跟鬼子一两个师团一起同归于尽,多划不来啊。经过这样一仗,天知道还能带多少回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刘湘就私下里评价过周小山,认为他重感情,在意弟兄们的性命,即是优点,也是缺点。
优点是,总是能想出办法,以很小的代价,调动敌人,打出完胜。
缺点就是不肯为全局牺牲。
还理直气壮的凭什么你不牺牲我牺牲。
你以为川军愿意牺牲,可是这仗是日本人强加给中国人的,敌强我弱,空间换时间,没有坚守,哪里来的交换。
打的惨烈的不止是北线的战场。
南线依旧残酷,从池淮阻击战开始,廖磊,于学忠,冯治安几部都在依靠拙劣的武器,跟北上的中路鬼子血拼。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目的无非是拖延日军,缠住日军,让他们南北不能汇合。
为抗战的下一阶段准备,争取更多的时间。
行了,周小山把自己意思表示清楚了,影响不了冯天魁。
干脆去找刘湘。
反正冯天魁借口让他去请邓锡候,其实就是找刘湘和郭勋祺通报这个情况的。
周小山跟冯天魁在议论。
贺国光和白崇禧看着川军的沙盘地形,何尝不是在一起商量。
“北线日军三个半师团啊,我都怀疑到了滕县北部这片狭窄的地区,能不能摆的开!”
“我更担心,鬼子沿着微山湖兵分两路,占领沛县以后,收拢木船或者利用这几个水道狭窄多地方,进行迂回攻击。不仅可能侧击穿透川军的防线,还可以到这里支援被包围的队伍!”
“甭管他北边多少鬼子,薛总司令说,一切看川军的意思,川军认为这仗可行,我们就打,川军认为不可行,说明他们没有坚守的把握!”
两人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