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削弱诸镇节度使之权
在杨骁看来,大明治下的这些节度使,没几个是善茬。
至少,节度使们的职权太大,难免会让他有所忌惮的。
在一些偏远地方,有的节度使甚至能任免刺史一级的大官,这如何使得?
他们这不是妥妥的“土皇帝”吗?
“魏卿,依你看,朝廷当如何为之?”
“回禀陛下,以微臣之见,朝廷绝不可姑息养奸,纵容慕容彦超、王峻、王殷等人如此横行无忌。”
魏仁浦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慨然道:“陛下早就有言在先,我大明要依法治国,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眼下,既然这些个节度使如此目无王法,祸国殃民。”
“微臣请命,将他们一一治罪!”
“不妥!”
随着魏仁浦的话音一落,老太师冯道的眼皮子一跳,车辙子一般的皱纹抖了抖,终于是按耐不住的站了出来,向杨骁躬身行礼道:“皇上,老臣认为魏相公的主张,大为不妥!”
“如果要依照国法,将这些犯了法的节度使一一问罪,我大明还能剩下几個节度使?”
“如是这般,则国家必有祸乱,社稷有倾覆之危!”
“请皇上明鉴!”
“臣附议!”
“陛下,三思!”
诸如苏禹珪、窦贞固、徐台符、李谷等大臣都纷纷站了出来,表示附议。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要依照国法,把那些犯了法的节度使一一治罪的话,新生的大明王朝,岂能不为之动乱吗?
有哪个节度使的屁股底下是干净的?
别的且不说,就连杨骁的两个老丈人符彦卿和高行周,其实背地里也干了不少犯法的事儿。
难道杨骁要把他们都杀了,或者是罢黜他们吗?
这根本就不现实!
“太师此言差矣。”
魏仁浦瞟了一眼冯道,摇摇头说道:“国法之威严,不容侵犯!”
“而今诸地方藩镇的节度使,有不少人都触犯了国法,倘若朝廷对此置之不理。试问,国法何存?天理何在?”
“恐怕,这会使人心不服,乱了国家的法度,败坏朝廷的纲纪,贻害无穷啊!”
听到这话,冯道也是被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冷哼一声,叱道:“魏道济,你一口一个国法的,岂不知法不责众吗?”
“君不见昔日晁错之死乎?”
魏仁浦则是淡然处之:“我魏仁浦愿为大明之晁错。然,吾皇非是汉景帝,西汉的诸侯王,也非是诸镇节度使可比的。”
冯道这样的比喻,着实是有些不恰当的。
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听从了晁错的谏言,要强行削藩,这就引发了著名的“七王之乱”。
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诸侯王以“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叛乱,晁错则是成了汉景帝的替死鬼……
当然了,就目前来说,大明的诸镇节度使们,是无法跟西汉的诸侯王相提并论的。
“你!”
冯道指着魏仁浦的鼻子,唾沫星子横飞的嚷道:“蠢夫之见!”
“难道你非要逼着天下皆反,把诸镇节度使都推到朝廷的对立面吗?”
“而今中原初定,经不起折腾了。”
“各个藩镇的节度使,又岂是好相与之辈?”
魏仁浦没有说话,坐在龙椅之上的杨骁则是摆了摆手,似乎是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好了。都少说两句!”
“国法之威严,的确是不容侵犯。”
“然,诸镇节度使,的确不该在地方上横行不法,再胡作非为了。”
“这样,由中书省起草一道《告节度使书》,咸使闻知。”
“文书中,要将诸节度使的罪行一一列举,告诉他们,朝廷可以既往不咎。但,自此以后,他们如有再犯,朕绝不轻饶,就不只是告诫那么简单了事了。”
“诺!”
魏仁浦当即欣然领命了。
就这?
群臣都有些疑惑。
如此雷声大雨点小,可不像是杨骁的一贯作风。
按照这位杨皇上的秉性,不是应该处置几个罪行较为深重的节度使,来一个杀鸡儆猴的吗?
再不济,杨骁也应该趁机裭夺对方的官职,来维护国法的威严。
现在,杨骁让中书省起草的这道《告节度使书》,属实是在小惩大诫,轻拿轻放,甚至可以说是连像样的惩罚都没有。
真的能对诸藩镇的节度使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吗?
不好说。
反正节度使们所犯下的罪行,已经被罗列出来,人尽皆知。
他们如果敢再横行不法,杨骁很轻易就能清算他们了。
节度使们的把柄,其实都在朝廷的手上!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作为尚书令的王溥,旋即手持牙笏出列,毕恭毕敬的向杨骁行了一礼。
“说。”
“陛下,微臣认为,我大明而今虽非是海河晏清,却也算得上太平,数年之内,应无大战。除了边陲的陇右、河西、雄武、山南东道等诸节镇兵马不予裁撤,其余节镇,都无需保留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