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大明朝的法度
而今大明治下的无主田土,到处都是。
尤其是那些抛荒了的土地,辛勤耕耘几年之后,就又是一片沃土、熟地了。
杨骁并不介意把乡绅们原来的土地还回去。
大明初立,杨骁还不能马上就厉行改革,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
等天下一统,皇权稳固了,杨骁未必不能进行一次变法,或可做到真正的“分田到户”。
现在“打土豪,分田地”的话,明显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这时,范质又接着向杨骁进言道:“陛下,为强国富民,我大明光是恢复民生,还不够。”
“累朝弊政甚多,需要一一改革。”
“其一,免除前汉所设额外苛敛以及中唐以来地方官进奉的奇珍异宝、美食、锦绣、象牙等物。”
“其二,废止晋、汉两朝的一些极残忍的刑法。”
“其三,允许百姓与蕃人私便交易,除违禁品外,各地可互市通商,各取所需。”
“其四,诸州所差散从亲事官等,一齐遣散。”
“其五,对累朝极为严酷的盐、酒、皮革的禁令稍予放宽。”
“其六,废除京城内无名额的僧尼寺院!”
范质一连提出了六条政策,让崇元殿中的公卿百官都不由得低下了头,不敢吱声了。
他们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蠢材。
即便范质有着经天纬地之才,也不可能一下子想出这么多的对策来治国,而且每条政策都切中要害……
显然,范质之前就跟杨骁商议过的。
在不久前的大朝会上,杨骁还当众销毁了几十件珠宝玉器,金银装饰的豪华床凳,金银做的饮食用具,表示自己要以隋文帝杨坚为榜样,勤俭治国,并禁止各地方官吏进贡“羡余物色”。
这就跟范质提出的第一条政策前后呼应上了。
自五代以来,朝廷无不横征暴敛,对国人实行了严刑峻法,也造成了许多的冤假错案,导致很多无辜的人枉死。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在这其中,以后汉时期最为严重。
杨骁的岳父,后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知远,不是一个好人,也不是一个好皇帝。
想当年,在辽国大规模入侵后晋的时候,晋出帝石重贵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刘知远的身上。
但刘知远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觉得契丹人一定能够击败石重贵,但他们又没有治国的能力,不能长久统治中原,到时候兵力强盛的自己,岂不是可以坐享渔翁之利?
于是,他对皇帝石重贵的求援视而不见,选择按兵不动,后晋也因此灭亡。
然而,之后事情并没有像刘知远预料的那样,契丹人选择留在了中原,如意算盘落空的刘知远只好向耶律德光称臣,还自称“儿子”。
契丹人则赏赐给了他一副木拐,这是辽国人奖赏功臣的物品,这其实是在讽刺刘知远要为后晋的灭亡负有责任。
不过,由于契丹人暴虐,不得民心,中原随即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中原瞬间变成了“烫手山芋”,无奈之下辽国人只得撤出中原。
刘知远也终于趁此机会进军开封并正式称帝,建立了后汉。
在后汉建立之前,中原的百姓正处在契丹人的欺压之下,他们对于新王朝是非常期盼的,这对于刘知远来说是一個极大的利好。
如果他能够重整政治秩序,后汉本应有不错的政治前景,但刘知远却犯下了“失德、失信、失刑”三个过错,最终葬送了这一大好局面。
一个国朝,政治形象也是极为重要的。
自五代以来,基本上都是武夫当国,他们中的多数人深知自己在政治能力上的不足,为了稳固统治,一般都会主动讨好或者拉拢士大夫阶级来帮助自己。
但刘知远却是其中的异类,他曾经和身边人透露过自己“国家大事,莫问书生”的政治理念,这让后汉的政策,充满了野蛮的气息……
“诸卿以为如何?”
杨骁还是决定装模作样的跟群臣探讨一下。
这些政策,他之前私底下就跟范质、王朴、魏仁浦等心腹重臣商议过,只是还要走个流程罢了。
朝中的公卿百官是否会全部赞成,则不在杨骁的考虑之列。
像他这样的立国之君,已经是生杀予夺,一言以蔽之了。
不服?
杀!
当然了,杨骁还是会有所克制的。
一个皇帝过于嗜杀的话,终究不是好事。
这个时候,作为刑部尚书的窦贞固手持牙笏,站了出来,胡须发颤的慨然道:“皇上,微臣认为,废止晋、汉两朝的一些极残忍的刑法,以及免除前汉的额外苛敛,可!”
“有汉一代,汉高祖刘知远下旨,曰:诏天下凡关贼盗,不计赃物多少,案验不虚,并处死。”
“如此严厉的惩罚措施,纵观古今,在历朝历代也是极为的罕见的。”
“流民为匪,比比皆是,刘知远却是要求各地方官兵一律剿灭,无有宽容、招抚。甚至于地方官吏还杀良冒功,导致无辜的百姓枉死!”
“当年如此政令下达后,平阴就有十七个村落的百姓被屠戮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