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给孙权抬咖
置呢?”
“如今天下三分,已成定局,孙权虽未有名号,可已然是江东之主,二代三世,名不正言不顺,他恼怒的可能会更大,吾以为司马此去,自然是要言辞谦卑一些,以安定江东,调和阴阳为上!”
这话是没错的,那关键的办法在于什么?人家孙权也非是三岁小孩,怎么嘴巴甜一些,就能哄好吗?显然不可能。
“名号之正?”费诗身子微微前倾,十分感兴趣,“此为何言?”
“吾以为,汉中王可表孙权为吴侯、大将军、扬州牧,节督交州、扬州、徐州三州军政事!”
既然谈到了正名,费诗有所准备,但也对于李承的这个石破天惊的提议,才坐下又马上吓得站了起来,“继之,汝此言,太吓人矣!”
“怎么会吓人?”李承笑答,“若非如此,孙权心中如何服气?日后必生波澜。正和汉中王一样,若非正位,怎么安抚手下,犒赏三军?”
之前刘备还是左将军大司马宜城亭侯的时候,压根就给不了什么正儿八经的官位,只能是创设名号,发明一些好听的字眼,冠上将军,成为杂号将军,此外就是太守了,再往上州牧刺史什么的,也不敢给了,要知道之前刘备只是。
而江东那边更惨,就算是吴侯之心,和如今在江东的地位,早就位比王侯了,但他还是没办法拿出什么像样的官位来封赏大臣,之前出使江陵的虞翻的官位,只是骑都尉,比起李承这样才当差两年的年轻人来说,还是远远不如。
若是有了李承所说的这个名分,那么除却封侯、三公这些超品的官位爵位外,其他的孙权就可以随便给了。
将心比心,将孙权带入刘备的境地,也明白封赏下属是何等的重要,“况且江东世家士族何其多也!这些人物,都只是担任县尉、县丞之流,爵位也非能上层,吴侯必然安抚不了,但是他又早已和许都断绝关系,不可能得到中原的封赏。”
昔日孙刘两家结亲,其中又有一个互相推举的旧例在,刘备表孙权为徐州牧,孙权表刘备为荆州牧,大致上划分了两家的势力范围和进攻方向。这种方式虽然是自娱自乐,但起码表示了两家互相之间的认可,这样的话,起码在南边广阔的土地上,两人的命令有了实际可操作性。
“若是有如此正名,孙权必然减少不满之意,”李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愿意见到历史重演的,孙刘两家火并,不是一个好事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是往往人被眼前的名利所遮蔽了眼睛,不知道自己是那只鹬蚌,而以为自己是渔翁。
“司马,如今已经开始北伐了,接下去荆州地面就是要以安稳为主,若是孙权有不满之意,又和昔日湘水之战一般引大军来攻打,北伐大军是回还是不回?如此的话,岂不是无功而返,而汉中的压力越发巨大?”
汉中不安,则益州动荡,这道理就不必李承再啰嗦了,“若是能够用这样的名号来打动孙权,此事岂不是极为实惠?”
李承是属于认识清楚到了名号的重要性,但又觉得名号并没有那么的重要,难道现在不给,日后孙权就不会自己要吗?水到渠成,群臣自然会劝进。
与其拿着孙权当下属,但实际上当不了下属,还不如痛痛快快地给孙权一个名号,免得他日后要向曹丕称臣才能拿到这些。
回到刚才李承想到的办法,如果吴侯、大将军、节督三州军政事,这样的名号能让孙权少生气,避免或者迟缓他对荆州动手的可能性,这个生意完全是值得一做的。
费诗深觉李承的建议不妥,但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提议的可行性,但是最关键的困难他提出来了,“此事非吾能定也!”
“继之,”费诗摇头叹气,“吾只是有几步之策,非是如此上天入地之步也!”
这么也是,像这种封侯假节大将军的事情,绝非是一个前部司马能够做主的,如果费诗这样的话在孙权面前说这个,孙权一定不相信,只是觉得费诗其心不诚,存心来戏弄。
李承又问:“军师将军如何指示?”
“也未曾有,军师将军忙于后勤粮草之事,吾直接从巴中而来,未曾到成都面见。”
李承微微一笑,也不戳破费诗之谎言,他一看就是方正君子,刚才说未有指示,脸色就已经不自然,而现在又说没有见,脸上表情更是奇怪。
哎呀,既然是旁人不适合说谎话,又何必为难人家?
“既然如此的话,吾以为,可以告诉吴侯一句话就可。”
“什么话?”
“司马可以告诉他:‘君宜自取,三分天下’!”
既然现在不可能直接出面推举孙权为什么吴侯什么大将军,起码在这个时候,给一些口头承诺是合适的,来自于盟友的认可,对于孙权也是很大的鼓励,“如此的话,吴侯也不会太生气了。”
“只是如此就够了?”
“口惠而实不至,的确是会让人不乐意,但是起码比起没有表示要好上太多,吴侯在逍遥津和濡须口多次大败,江东虽不至于军心不稳,可这士气到底是有些低落的,若是能够正名进位,一样也可以凝聚人心,提振士气。”
孙权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