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高炉运转
听诸葛巡这么一说,诸葛亮倒来了兴致,反问诸葛巡。
“兄长以为,如何建议为好?”
诸葛巡突然想到了魏延。
“待袁曹战至焦灼,难解难分之时,豫州内部必定人心惶惶,以刘备率一队轻骑,直取许昌勤王如何?”
诸葛巡考虑的是,朝廷之内依然许多对曹操不满的大臣,忠心也好,争权夺利也罢,反正他们与曹操利益相冲。
这个时候,怕不是在酝酿衣带诏。
没有衣带诏,也有鞋垫诏头巾诏什么的。
诸葛亮思忖一番,“以刘玄德仁德之名,未必无人回应,或可一试。”
诸葛巡笑笑,“还是以子虚乌有之名?”
“兄长自己去见使君也行。”
“罢了罢了,为兄怕成众矢之的。”诸葛巡随意打开案上一卷竹简,漫不经翻开,“三弟有何良策?”
然后目光看着竹简上的字一滞。
诸葛综合力说?
粗粗一撇,倒是自己过去所述综合国力的说辞,三弟竟有抄录,而且看上去,也不是简单的抄录。
“弟觉得兄长所言,已是极好,不过,这次就算了。”
看出来了,三弟不想和刘表牵扯太深。
也是遵循了诸葛巡的一贯的低调发展思路。
两人皆是能够看到,即便助袁灭曹成功,接下来面对的也是一个更为强大的袁绍。
诸葛巡转变话题,“三弟,这综合力说,写得不错,可引为发展纲要。”
诸葛巡当初只是简单概述综合国力的概念,而三弟写的内容,却结合了许多经典学说。
诸子百家,各有所长,比如管仲就是以经济改革强齐富齐,使得齐国成就霸业,被称为商战鼻祖。
再比如商鞅的耕战之法,便是将国力转化为战力的典范,配合军功制所向披靡。
诸葛亮取诸子之长,融合综合国力的框架内,比诸葛巡空泛笼统的概念,不知细致了多少。
这也不怪诸葛巡,他没有书读诸子百家。
他给三弟提供的,是一种高屋建瓴般的思考思路,简单的说,就是历史观。
以诸葛氏如今的规模,也可以很好的让三弟来实践他的构想了。
冬季悠长,过年时分又下了几场雪,诸葛巡窝在家中,与诸葛冬规划规划江陵的生意,再教教诸葛均,或是搞一些羊肉猪肉,来一场家庭烧烤,倒是难得长时间的清闲。
直到三月春暖花开。
诸葛巡和诸葛亮,带着马良马谡,再度入荆山。
爬山吃苦的差事,不能忘了马谡这小子。
如今牛山通往鸡冠峡的山路已经开辟,可以正常行马,但不能拉车。
是为工作者方便来往修的。
冬天农事或许停了,但鸡冠峡的建设却寸步未停,莫说温饱,诸葛巡连热水澡的问题都解决了。
在河边的空地上,诸葛巡见到四座两人高的高炉,依坡而建,坡上只需挑出半丈,就可以直接投料。
“三弟好手笔!”诸葛巡夸赞一声,原以为会先建一座,看来牛山试验的结果不错。
“师父,这就是新式高炉?”
马谡怔怔地望着,“还真是名副其实。”
若说高炉将近两個诸葛巡的高度,那么马谡则需要三个。
坡上堆满了小块褐色的铁矿石,另一侧则是一大堆经过蒸干的焦炭,正有劳工将二者按比例混合,做最后的准备。
诸葛巡此行,正是来见证第一次开炉。
炉底火焰升起,而后是混着焦炭的铁矿石填入,伴随这个过程的还有人工鼓风器急剧的鼓动,将高炉的热量快速提升,近距离观摩的几人隐隐有热浪灼来。
热浪令高炉上方的空气扭曲起来,烟雾忽浓忽淡变幻着,虽不知里面发生着什么,但几人一直留在出铁口观看。
直到包裹着杂质的赤红铁浆缓缓流出。
诸葛巡眼眸一亮。
诸葛亮激动一声,“成矣!”
马良马谡惊诧地看着眼前的庞然巨物,这高炉,竟能将铁矿石生生炼成铁浆流出。
身为宜城人,他们对冶炼也是自小耳濡目染的,就算不会,也见过不少。
这与传统冶炼一比,堪称奇迹。
“谡弟,我好像明白大哥的良苦用心了。”马良轻声对马谡道。
工人似乎准备了泥模,将粘稠浆状的铁水引入其中,倒满一个,又来一个。
而上方,填料的还在不断往里填,鼓动的还在卖力鼓,扒拉废渣的忙碌不停。
马良与马谡若有所思。
这个过程,可以一直持续,理论上,投料不止,铁水不止。
诸葛巡点点头,十分满意,对孙和道:“阿和,建得不错!”
马良似乎忽然想到了什么,回头对诸葛巡道:“先生,路尚未修到此地。”
“无妨,慢慢来。”
诸葛巡表示理解,并不是开跳道走人就行的,而是要拉车的,而且坡度不能太陡。
至少黄氏的船,得催催了。
“三弟,船的事情,是与弟妹交涉,还是为兄亲往江夏?”
“兄长往后自会继续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