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章 大结局,坤宁宫,十里钱塘江。
次年一月,谢允登基称帝,定年号后明。
天下虽易主,但本朝多年饱受苛税,民生凋敝,后明开国伊始,百废待兴。
帝治国理政,以民为本。不止减免赋税徭役,令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又开放市场,发展经济。
朝廷里,有诸多贤良辅政,武有戚将军镇边、梁总督平岭南蛮乱,届时四海升平。地方又大举整顿吏治,因此吏治清明,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后宫之中,帝不纳嫔妃,册立申氏为后,结发相守。
人人都知,申后不但貌美倾城,更是皇帝的贤后,当年皇帝南下出征,平东南海域倭乱,一连三年的战事,我朝军士伤亡可想而知,剿灭倭寇后,申后拿出自己私蓄,赐于伤残老迈的军士卸甲归田养老,若是想要城中务工,也可去家中产业就业。
慈善事迹,至今被世人传为美谈。
帝登基次年正月,朝廷颁布了一项新政,宣布不再以国税供养朱姓宗室。
不再养朱,这个令天下黎民想都没敢想过的好事,就这样颁布了!从政令颁布的第一天起,便迅速成为街头巷尾人人热议的话题。无数勤苦劳作的黎明百姓,闻讯后激动万分,彻夜难眠。因为这意味着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用将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要交出去一大半,供养这些姓“朱”的王孙贵族了。不是说省下的这些银粮就一定可以让自己家脱贫致富,但至少,这些粮食,可以让妻、子过上较好的生活。
后明将毒害大明朝一百多年的“藩屏帝室,永膺多福”推倒,这一消息放出,天下佃户人家,无不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有人高兴,自然也就有人反对。反对的声浪,自然来自既得利益遭受损害的前朝宗室子弟。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如今的这个皇帝,虽有惧内之名,施政亦宽,但手段却雷厉风行,该铁腕的时候绝不手软,更不像他们朱家的前几任皇帝,爱玩的爱玩,修道的修道,好色的好色。一个不世出的千古奇才政治家,又有掌握天下大半兵权的好友戚将军做左膀右臂,还收拾不了你们这些只会在王府里吃喝玩乐、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的一群草包投胎能手?
跟这位铁腕皇帝硬碰硬那是鸡蛋碰石头,不管朱姓皇室们闹腾,就是斗不过谢允。
……
申令祎因昨夜陪谢允批阅奏折到深夜,回寝宫后又没睡好,中午感到有些困顿,便去补了个觉,绵长一觉,慵懒醒来,睁眼后便吩咐身边宫女,去传女儿谢衡进来。
宫女束起遮挡阳光的层层轻纱绡帐,内殿里光线立刻充盈。
其中一个笑道“方才公主殿下来过了,见娘娘午睡,命婢等不许唤醒娘娘,自己悄悄出去了,说要去寻陛下。春嬷嬷便送她去了。”
衡姐儿如今已有十一岁了,被她那个父亲宠的就差上房揭瓦了。皇帝下朝和大臣们在太和殿里议事,倘若非重大事务,公主殿下突然从御案后冒个头出来,把冷不防的内阁等人给吓上一跳,这也是常有的事。
皇帝非但不以为忤,每当这种时候,反将她唤到身旁。
然后,大臣们就只能对着歪脑袋趴桌沿上盯着自己那张一双圆眸眨也不眨看的出神的小公主继续说话。
这样的一幕,估计大臣们渐渐也习以为常了。
申令祎梳好头,见人还未回,稍稍匀了匀面,便出了坤宁宫。
谢允自登基后,国事繁杂,早朝晏罢,他日理万机,勤政不辍,每日批阅奏章,往往要到深夜才能回寝宫歇息。
申令祎恐他累坏,再三叮嘱他早朝后必须回来吃饭。
这时约莫已快过了辰时,早朝应已散了,他想必也快回来用膳了。
……
来坤宁宫的宫道上,谢允背手,和一众人浩浩荡荡而来。
申令祎就是去找他的半道上,见到了他。
“陛下!”
“嗯。”
谢允见微笑着向自己走来,云裳花容的娇妻,颔首应道。
他站在原地停下,申后的一众臣工也及时停下,看也不敢多看一眼,整齐划一地跪下行礼。
申令祎走到谢允身边,一只大而有力的手掌,将她的一只纤白玉手握住。帝后一同回宫。
……
谢允胃口不错,将申令祎闲暇时研制的一些菜式,每道用了些,放下筷箸,净手拿帕。
申令祎及时在他去拿面帕的时候,已经起身将面帕拿过,亲自递于了他。
谢允笑:“唔?今天表现上佳。”
自从他的惧内之名,根本不受控制地从宫中传到了宫外,宫外又传到了城外,城外又传到帝都周边。谢允觉得,他必须要为自己正名了。
于是昨晚云歇过后,抓起申令祎的玉臂,将她骑于自己身上,道:“明早辰时三刻左右,去接我!我要让这些人知道,我妻是如何夫唱妇随,贤惠端淑!”
申令祎应:“晓得啦!”
谢允犹不放心:“切记切记,莫要贪睡迟了!”
申令祎:“晓得啦,晓得啦!”
谢允摸了摸她可一握的腰肢,旋即目光从下往上游走,最后直勾勾地看她:“你要是晚了,以后你就只能自己动了。”
申令祎面红耳赤,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