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237章 如果朱标还活着,大明会怎样发

第237章 如果朱标还活着,大明会怎样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37章 如果朱标还活着,大明会怎样发展?

一,朱标的能力以及为人。

从各种能找到的历史记载里,对于朱标品性的描述基本都是正面的。

而有黑点的记载也多半是朱元璋对太子不满意之类的,而这个基本是朱棣靖难后的了。

至少朱标在为人处世上是获得认可的。

至于朱标的能力,从洪武十年开始参与政事,这个时候二十二岁,

而且起步很高,一开始就把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

朱元璋甚至命令他每日与群臣见面,听断和批阅各衙门报告。

这个基本就是一开始参政就当副皇上的节奏。

在朱元璋亲自引导,还有一批开国元勋协助的情况下,

朱标干了十几年,基本是得到一致认可的,能力不出众的话不会有这么多好评的。

二,朱标不愚忠,也不愚孝。

照理说,朱元璋如此宠爱朱标,朱标应该言听计从的乖宝宝形象才对,

然而事实上却不这样,朱标很多时候更像叛逆儿子的形象。

朱标不死蓝玉更不会死。

朱标反对朱元璋一般都是在上朝以太子的身份劝谏的,

最不济也是找马皇后诉苦太子难当,不想干了之类的。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三,对于西南的开发。

这件事不管真假,总之当时藩王以及各地封疆大臣,对待朱标基本把他当皇帝对待的。

而当时确定的藩王体系,藩王是保有相当大的权利的,

之后朱元璋进行了藩王的改革,剥夺了藩王属地的政治节制权。

接着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筹一点钱,去大明商会旗下的红砖厂、水泥厂、钢铁厂采购红砖、水泥,然后到专门介绍工匠的牙行去预定手艺好的工匠来建房子。

几百个朝拜的国家穿这个色的服装,在奉天殿大广场上朝拜当今天子和太子殿下。

虽然基本反对无效,但总能给老朱添堵。

总之这个杀戮众多的案子里,更像是老朱唱黑脸,小朱唱白脸的结果。

支持沐英家族向南扩张是没有问题的。

经历了这么多事,朱元璋基本被定性残暴了,但全程参与的朱标却仍然是一致好评的,

管理治安的兵马司衙门以为这会非常的混乱,

但出乎意料的并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甚至在夜市的时候,大明的老百姓们都能够到夜市去吃吃喝喝。

现在不仅民间的百姓到处找工匠师傅,就连朝廷修路、修大工程也在民间找工匠。

也就是说,废掉了胡惟庸和一大批旧臣之后,

大街上面他们偶尔地走动走动,就能发现人家大明王朝老百姓们的生活方式与一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新帝登基肯定文治武功都要有表示的。

虽然他们干完活身上脏兮兮的。

当然迁都长安的好处也有很多,至少能保证大明的都城能辐射全天下。

尤其是开拓西域,更需要。

受封西安的秦王朱樉刚刚因为朱标求情被放回去,肯定是要支持朱标的。

朱标是从小标准皇帝教育出身的,自己又当了多年的副皇帝,

很多人才不会因为靖难被杀,自然会发光发热。

前提是朱标在位不低于二十年。

比如胡惟庸案的时候宋濂受了牵连,朱标要保宋濂,后来把马皇后也搬来总算保住了宋濂。

外国使臣们现在是好奇啊。

朱标即位五年肯定要打仗的,毕竟北方不安分。

根据他们打听的消息来看,京城老百姓们都自发地去维护秩序。

这段时间休养生息,而首都在西安,必不可少的是向西扩张。

没有内阁和东厂不会衍生出国穷民富的局面。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

总之,朱标顺利即位二十年,大明在朱允炆时代会达到最强的形态,比现实里朱棣时代还要强几分。

而且即便如此,他的地位和权势是有增无减的,至少说明朱标的性格并不懦弱。

这几百个小国有的陈寒即便是在历史书上都没有见过,他们打扮怪异,肤色也和汉人相差甚远。

在前几天刚刚有异常瓢泼大雨,本以为今日朝拜一定会洋相频出。

四,其他形式的改变。

首先,朱标是不会削藩的。

因为首都在长安的话,这个是必然。

如果真的将都城搬到了长安去的话,可能要面临严寒的考验。

也就是说朱标很清楚真正能左右朱元璋意志的是什么。

而朱标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觉得父亲有点残暴,偏偏朱标还很直接,常常反对朱元璋的政策。

朱标的思想和行事准则有自己的原则的,并没有被朱元璋左右。

关键朱标不但有钱用,还很会赚钱。

可能没有郑和下西洋,但只有西南能突破缅甸,达到印度洋沿海,发展航海是必然的趋势。

大明除了北上,南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