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番外 > 平息

平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娘就明确告诉你们,有历史责任老娘担。日后若有万一,要粉身碎骨由老娘粉身碎骨;要万劫不复由老娘万劫不复。你也不用揣摩上意,我也不玩官样文章形式主义,我一口唾沫一口钉,这事就这么定了!

这就是担当,这就是格局,这就是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关键时刻就怕孬种,身处潮流中莫知方向,做什么都可能是对的,做什么也都可能是错的。就算决心再大,手腕再高,往往也可能办砸。办砸之后敢不敢慷慨承担,就是顶级人物与寻常货色之间的差别——手腕见识都是可以练的,但这种胆识,一般人还真练不出来。

某种意义上,穆祺联合刘礼推废帝搓麻上去,的确也算是眼光毒辣。

话已经交代到了这里,别人还能说什么?权威就是权威,权威可以被质疑,但是却很难被挑战。赵菲的权威未必足够一语定鼎,但是当初首倡义兵,带着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朝廷打回汴京,这一点却是真的。既然她已经下定决心,要强渡山河,要承担责任。那大家当然只有归队。

所以,从赵鼎、张浚开始,所有宰辅、将军一齐拜倒奉命,再无异议。

众人之中,只有位列最后,权知京兆尹的陈规多了句嘴,说镇国公主的话他完全赞成;但现在京中官吏的士气很低落,他也很为难。

陈规是宗相公的人,当然不会和朝廷扎刺,说这一句也只是阐述客观困难——先前朝廷一退再退,是真把大家搞怕了;现在你要我们上没问题,您老给下面一个保证行不行?

这样的要求无异于逼着镇国公主公开承认之前的错误,说实在有些大逆不道。但事情到了这一步,赵菲也不同下面废话了。她从袖中取出两道旨意,直接扔了过去。

第一道旨意命令岳飞韩世忠强力平息政变,内容与方才的讲话相差无几,但通篇都是镇国公主亲笔,除了玉玺之外还用了私印——白纸黑字抵赖不得,下面该放心了吧?

第二道旨意则可怕得多,同样是赵菲亲笔,却只写了一句话:

【依律,嘉阳乡主、淮阳乡主及涉案人等即刻枭首以徇,勿得迟误。】

陈规倒吸一口凉气,什么也不能说了。

还是那句话,局势动荡到现在,镇国公主也要向她的基本盘,向抗金路线表达忠诚了——哪怕用她妹妹的血。

做错了事情,耽误了时机,总归是要负责任的。而历史收取利息,又从来不留分毫情面。

在亲手递出赐死旨意的时候,镇国公主到底是什么心绪,什么感受,大概谁也不能猜度。只是在短暂的沉默后,被岳飞带来的宗颖向前几步,同样拜倒在地——他官阶最小,根本不敢在这样的场合表态;等到现在才终于能插话:

“臣的父亲让臣带一封手信来,还亲口交代,如果公主下了什么谕令,请在旨意的后面附上他的名字……“

赵菲结过宗颖递来的纸条,看到白纸上歪歪扭扭签着宗泽的画押,显然是宗相公扶病而起,勉强写下的字迹。

同样是白纸黑字,同样是无可抵赖,宗相公这个举止的用意,无异是以自己的权威给镇国公主的谕令背书,是耗尽此生所有的政治能量,推了这个国家最后一把。

还是那句话:无论如何,都要过河;无论如何,都要北伐。

因为彼此地位悬殊,宗泽从来没有见过赵菲一次。但只要路线一致,他就愿意呕心沥血,再用一条老命,为素不相识的镇国公主拼一把。

当然,到了此时此刻,也只有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宗相公,有资格用性命拼这一把了。

即使禁苑对谈,已经尽力狠下了心肠。但殷殷情谊在前,大概赵菲心中仍旧会一热。

她缓缓吐息,语气并无变更:

“多谢宗相公的好意……预备动手吧。”

·

这样的大事,最难的是下决定。决定下达之后,具体办事倒简单了不少。岳飞与韩世忠手握重兵,不愿意在这种场合中掺和过多,但私下里却已经做好了全套的预案。

按照方案,韩世忠立刻奔赴城外接手禁军,看住驻扎在郊外的张俊及西军诸部,同时委派心腹抽调精锐入城,由外到内逐一清场,以强硬手段驱逐占道闹事的地痞流氓;岳飞则从垠岳抽调七百精兵,优先解决在汴京要害场地搞封锁设路障的乱党。两军里外应和,约定在天明前解决问题,于御街汇合。

丑时二刻,一切动作布置完毕,身处城内的岳飞抢先调动了部队,以雷霆万钧之势,从禁苑压了出去。

这几日乱党造谣诽谤,上蹿下跳,拉帮结派搞得很是开心;所以看到岳家军的精锐居然毫不害怕,还挥着大棒子呜呜咋咋扑上去,然后理所应当的锤了个满脸开花,痛哭流涕的往回跑;个别强硬的还想躺下做滚刀肉,但现在火把熊熊半夜也亮如白昼,后翼的弓箭手当空一箭射穿手臂,也就只能滚来滚去大喊救命了。

说来也是可笑。底层的炮灰或许不知道,但背后出手的高人却是千算万算,早就算过了双方的力量比;要不是绝对暴力上实在斗不过赵菲,他们何必还辛苦造势,和朝廷虚与委蛇?直接发动兵变冲进宫中抓人,岂不更是方便?

连武力对比都搞不懂,还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