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情分你得记下
方筝背着手走在江城最繁华的一条大街上。
街上很多人都穿着,纺织厂今年年底赶制的那批冬装,硬挺的棉袄都有版有型,领口袖口等细节处都有做贴花穿珠处理。
特别是有个小姑娘,她无师自通的在衣服帽子上加了两个圆圆的耳朵,颜值立马就上去了。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广大的啊。
“老板,来碗豆花饭,再要盘花生,肥肠和烧白有没有,有的话端一盘上来”
这家的豆花绵而不烂,调料也弄的挺好,肥肠洗的干净和萝卜一炖人间美味,烧白皮厚肉薄咸菜鲜香,就这么一蒸方筝能吃三大碗饭,想想都流口水。
“哟,方筝啊,好久没来了。”
老板是个精瘦的老头儿,在胶鞋厂边上开了一辈子小饭馆,这段时间方筝回村过年确实好久都没来了。
“嗯,回村里过年了”
边说边走到阵子(一种木做的蒸饭器)前拿起海碗添了满满一大碗饭,都是老顾客了也没那么讲究规矩。
“回村去了啊,那你肯定不知道胶鞋厂这次搞了多大的动静儿,听说他们在厂子里开分钱大会,听说钱都堆得像山一样高!”
表彰大会?
钱堆得像山一样高,怎么可能?
这个传言,让方筝心头一紧。
人怕出名猪怕壮,胶鞋厂是不是被有心人架到火上烤了啊。
老头儿仍在喋喋不休,方筝下巴托腮表示你老平时也没看出这么八卦啊。
再说了胶鞋厂那情况这老头还能不清楚,有诈啊!
老头被方筝这么一看,讪讪的扯了一下嘴皮子,他就说方筝这姑娘不好忽悠老妻非让他先打好关系说点好听的。
“那个...嗯...”
老头支支吾吾的半天说不出个好歹,还是他老婆看不下去,从柜台里探出头来,直接把老头赶到厨房盯着锅里煮的豆花,自己亲自端着方筝点的菜上桌。
“方筝呀,你叔不会说话你可别忘心里去,主要是这事儿吧,困了他多少年了......”
对老板娘方筝还是敬重的,这家小饭馆能屹立在这条街二十多年老板娘功不可没,虽然她没有老板的好厨艺可待人接客方面,十个老板都追不上老板娘的汽车尾气。
见人三分笑,不过分亲近也不疏远尺度拿捏得刚刚好,凡是进店的哪怕你讨碗水喝也笑眯眯的,三两句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天生的人才。
“婶儿,有事您说事儿啊。”
方筝还欠着老板娘一个人情呢,上次他们在外面卖货,十六那个憨货食物中毒,上吐下泻的趴在路边人事不省,拉到医院的时候人都开始说胡话,大冬天的又是脱水又是低温,能捡回一条命都是老天保佑。
正好那天遇到老板娘,人二话不说就用拉货的板车拖着十六进了医院,还垫了整整两千的医药费。
虽然方筝立马把钱还上了可人家那份儿情你得记下。
老板家在隔壁距离江城二百多公里的山上,真真正正的山沟沟连电都没通,据说进一次江城来回要四五天。
“我婆婆也是没办法了才来找我们借钱,可你也知道救急不救穷,村里那么多人就我们又能帮多少......”
老板娘叹着气感叹,村里闭塞得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一年到头就靠着几亩贫瘠的土地和山林过活。
一年到头也就混个温饱,一遇到什么天灾人祸的只能听天由命。
今年老家后山遇到了小股泥石流,尽管没有人员伤亡可收成...唉...聊胜于无吧。
本来就过得够难了,上个月村里办酒有些孩子嘴馋偷吃了没熟的菌子上吐下泻的。
村里人没钱就想用土法解毒,底子好的没两天就好了,那底子单薄的就给拖成了肠胃病。
老板兄弟家的闺女也中了招,实在是没有办法才给城里打拼的兄弟打了电话。
老板一家这才知道了村里的困难,有着老板寄回去的钱,老板兄弟家险险度过难关有米下锅可村里其他人日子就不好过了。
老板也是听说了这几个月胶鞋厂的大变化,才想找方筝帮忙看看能不能给老家的父老乡亲找条活路。
“您让我想想啊?”
这事儿确实不好办,方筝根本不知道他们那个地方到底有些什么。
如果只有粮食那肯定是没有办法的,别说现在就算是几十年后粮食都卖不上价,除非你像平原地区那样搞大规模机械种植。
沉浸在自我思绪里的方筝连连摇头。
老板娘看后建议道:“你路子广看城里有没有适合他们工作,就火车站那片不是有人扛大包吗?”。
“不行哦,你也知道咱们这片工业区全再走下坡路,出货量不够火车站也没活儿,从去年开始那边都不要临时工了。”
江城说到底还是个内陆城市不占地利,经济怎么着都赶不上南方某些省份。
对了,江城没活干南方有啊,那边正在大量招新工人有些合资企业待遇相当不错。
方筝就把她的想法告诉了老板娘,老板娘听后有些意动但还是觉得不妥。
老家那些乡亲好些人都没读过书,连名字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