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玄伊之死
吕知秋无奈地叹息:“尽管我们解散了救国军,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放弃了正义与信念,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国家和人民。
让我们铭记过去的荣耀与艰辛,将那份热血融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对宣武国摄政王,本将军略有耳闻,他不仅宅心仁厚、心地善良,更是爱兵如子,对待手下的将士就像自己的亲兄弟一般。
以他这样的性格和为人处世风格,如果得知你们打算投靠过来,一定会欣然接受,并给予你们足够多的信任与关怀。
当然了,如果你们不愿意继续留在军中效力,想要解甲归田,过平淡安稳的日子,本将军相信他也绝对不会为难大家半分。
本将军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人生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未来可能充满荆棘坎坷,但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只要我们内心坚定,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驱散眼前的黑暗。
最后,祝愿各位一切顺利安好!”
一众将士一脸愁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无奈和忧虑。面对眼前的局势,他们深知自己已别无选择,只能就地解散,各自返家。
毕竟,此刻他们的家人正在小皇帝掌控之中。他们的生死存亡,完全取决于他是否能够顺从地回到京城。一想到这里,一众将士的心情愈发沉重。
吕知秋的身影在晨曦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孤独。他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决定。几位副将跪在他的面前,他们的目光坚定,脸上写满了忠诚与决心。
“大将军,属下等愿誓死追随将军。”副将们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吕知秋表达他们最真挚的忠诚。
吕知秋转过身来,看着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副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人是真正值得信赖的伙伴,是他在战场上最坚实的后盾。然而,他也清楚,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他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
“罢了!”吕知秋长叹一声,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奈与悲伤。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拖延下去了。他必须做出决定,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
副将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吕知秋的话意味着什么。但他们都相信,无论大将军做出什么决定,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因为他们知道,吕知秋是一个英明的领袖,他的决定一定是为了整个大局着想。
晨曦的光辉洒在吕知秋的脸上,映衬出他坚定的目光。他知道,接下来的他必须做出抉择。
吕知秋一甩身上的大氅,大步走下擂台,朝着玄伊的大帐走去。
几个副将坚定地跟随在他的身后。
几个军医此刻正全力研究治疗玄伊的方案。几个人分别开了几副药方,正在多方会诊。看到吕知秋走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吕知秋挥挥手,示意大家免礼。快步走到玄伊的床前,跪拜道:“臣参见主上!”吕知秋身后的一众副将也跟着单膝跪地抱拳行礼:“臣等见过主上。”
玄伊有气无力地说:“大将军免礼!”
吕知秋和身后一众副将连忙道谢:“谢主上。”
玄伊用尽全力,勉强支撑着坐起身来:“大将军今日来是有何事?”
吕知秋叹息着把自己遣散了救国军的事,汇报给玄伊。
玄伊赞许地点点头:“这样也好,免得没有不要的流血牺牲。”
吕知秋无奈地说:“是啊!如今公冶无咎的儿子已经在鄑城登基称帝,与其牺牲这三万将士的性命,不如遣散了他们 这样他们还有个活路。”
玄伊猛地听说公冶无咎的儿子已经在南邑国的国都鄑城称帝,还是接受不了这个打击,一口鲜血喷出老远,这个人抽搐一下,直接晕了过去。
大家都知道,公冶无咎的儿子至今也才五六岁而已,堂堂的南邑国,竟然被一个黄口小儿登基做了皇室上,这才是妥妥的对南邑国的侮辱。
尽管小皇帝今年才六岁,但是京都的文武百官都已经臣服于小皇帝。这才是让玄伊气急攻心,口吐鲜血的原因。他没想到,玄家的江山坐拥百年之久,一朝颓败,竟然被一个小娃娃坐稳了江山。
吕知秋一见玄伊晕倒,连忙招呼那几个还在研究的军医。几个老头儿连忙微颤颤地走过来。
其中一个给玄伊诊过脉后,叹息着摇摇头:“大将军,主上恐怕挺不了几天了。”
吕知秋明了地点点头:“知道了,下去熬药吧!”
几个老头躬身告退。跟随的几个副将没想到主上已经病入膏肓了。难怪大将军要解散军队。
这失去了主心骨很难继续作战,要知道,他们都是忠君报国的热血男儿。可他们的主上一旦驾崩,还忠什么君?又报什么国?
而大将军决定解散军队,可能是因为他意识到主上的病情已经无法挽回,而且继续维持军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吕知秋转身朝身后的几个副将说道:“你们也自行离去吧!有本将军一人守护主上即可。”
副将们虽然感到无奈,但他们也明白大将军的决定可能是正确的。他们深感忧虑,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接受这个事实,默默地执行大将军的命令,寻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