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倭乱
东南倭寇的消息,让本就风云骤变,暗潮涌动的金陵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继四川、江西之后,东南的爆发,就是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越来越把心思放在玄修之上的圣上又发怒了,在宣布之前查出涉及马逆薛逆一案的一百多名人犯全部斩首之后,他又对朝廷和地方格局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变。
但是到了这个局面,不改变,也不行,清流和奸党,为了争这几个位置,也是争得不可开交。
事后的结果是,原先本该是由高首辅的门徒,刑部尚书岳显德担任的江西巡抚,落到了清流一党,原兵部侍郎曹攸身上。
就是那个之前对李新年说,“你不及你父”,在他眼中有些迂腐的曹侍郎。
据说这位曹侍郎离京之际,是得到陛下的亲自召集,务必要把江西省内的匪乱给治理了。
虽说清流占了这个阙,可是因为牵扯马逆薛逆一案的人数较多,更是折了一位阁老,在这次变局之中,终归是奸党更胜一筹。
岳显德死后,他原先的刑部上述之位,本来据说是要给清流某位名臣的,但是湖广的何茂昌真是好手段,从地方调任进来,竟然直接就坐稳了这个刑部尚书。
靖安司的兄弟们都在议论,终究是他在湖广省筹措的四十万石粮食起了作用,还是他给皇帝进献的那“武当人真人”起了作用,让他能如此官运亨通。
至于东南那边的局势,倭寇的作乱,是当今圣上更加注重的,竟然直接把一直养病赋闲在家的前兵部尚书,和湖广巡抚楚孟秋齐名,以文武双全著称的名臣谭士锜请了回来。
这位谭士锜虽说是奸党首付高俨的学生,可是天下有谩骂憎恨高俨的,却极少有谩骂谭士锜的。
圣上同样也亲自面见了这位谭士锜,并为他,也为倭寇的形势,新设了一个东南总督的职位。
总管节制东南沿海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几省,负责统筹各个省的军队和物资等,可以说权柄极重。
这种级别的封疆大吏和寻常的巡抚不同,等日后东南的倭寇之乱清除了,大概率是要被裁撤的。
不过这位谭士锜毕竟和其他的大臣不同,在答应任东南总督之职前,他要求圣上必须给东南数省抗倭之地以及薛逆作乱的江西省拨发粮食,补充军需,赈济百姓。
圣上之前给四川省都是从湖广拿的粮食,这次东南几省和江西省,又从哪要出粮食呢?
不过这次圣上应该也是明白谭士锜这位名臣的决心,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狠狠心,只能连南直隶,金陵帝都附近的百姓都苦一苦咯。
谭士锜离开金陵,不是一个人走的,而是带着金陵城外金川粮仓中的粮食,还有户部特发的饷银一起走的。
坊间有人私下笑话说,这下圣上总算是舍得下血本咯。
但是不下血本也不行,李新年这段日子闲的没事,有时间就研究研究新明一朝的财政,这南边的半壁江山,有极大一部分的收入都是依靠东南几省和西洋诸国的海外贸易,尤其是出口丝绸瓷器这等昂贵物品。
但是倭寇一起,祸害东南沿海诸省,这会极大的影响东南几省和海外诸国的生意,可以说是动了新明一朝,以及当今圣上最看重的钱袋子,你说他能不着急上火,大动干戈嘛?
“老杨,你说给咱们圣上修这宫观,要花多少钱啊?”
今天难得,杨退之和李新年一起到这宫城轮值,便又多了一个闲聊谈天的对象。
“怎么说也要三四百万两白银呗。”
杨退之有气无力,随口应答,在他眼里,自己可是查案抄家的一把好手,最烦的就是干这种巡逻安保的工作,一点油水都没有。
李新年以闲聊的姿态,说道:
“去年这宫观搭建构造的时候,说是要从云贵山里运几十根上好的名贵木料,后来木料都砍下来了,征发了几千个民夫运,竟发现山高林密,没有路,运送不下来,于是改成从南洋海面运来木料,可是为了运送这几十根上好的木料,又加紧赶制了几艘大船,花了一两个月才运过来的。”
“听说是光这一项,就花了二十多万两银子啊。”
运送给西南的军饷和救济银子也就才四十万两。
杨退之愣了愣,注意着李新年,忽然道:
“你他娘的,没事没听郭在义那厮乱叫舌根子,要是那日被不晓事的人听取了,指不定要找你麻烦的。”
李新年笑了笑,道:“莫怪莫怪,只是最近朝廷发的俸禄实在是有些少,要不是前些日子去四川一路上收了些银子,只怕我连亲都结不了。”
娶媳妇自古以来就是花钱的买卖,尤其是他李家和沈家这种官宦之家,不花钱是不可能的。
李新年这一句抱怨却是受到了杨退之的赞同,引发了他的共鸣。
“可不是嘛,上个月发了十八石,这个月竟然只发了十五石,玛德,欺人太甚啊!”
新明官员的俸禄延续前朝,俸禄都低的吓死人。像杨退之、李新年这种靖安卫,正常的月俸应该是二十石。
可是自从李新年进入靖安司以来,这月俸就没有发满过,不仅如此,还一个月发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