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清皇帝陛下:你不要过来呀!
既然这就是崇祯的命运,杨丰也就没兴趣多管了。
再说这次孙传庭兵强马壮,万一他就……
应该没有万一,他兵强马壮就意味粮食更不够吃了,上次郏县之战被嘲讽为柿园之役,就是因为他手下实在没吃的,只好摘青柿子吃,青柿子这东西吃过的基本上都会留下终生难忘的堪称灵魂印记,连这东西都吃,可见他手下的精锐官军都饿到什么地步了。
至于原本历史上今年秋天,那是他的第二次郏县之战,也叫汝州之战,他出潼关洛阳下汝州,对峙于襄城,郏县,宝丰,但李自成坚守,然后孙传庭在大旱的河南惨遭持续七天的大雨,同时后方粮道被断,甚至后卫在汝州哗变,在河南各地搜刮又实在没粮食,最终又饿的不行了,李自成反击,老白最先跑路,高杰倒是迎战,但兵败,之后就是全军崩溃,一路被追杀,从河南追杀回潼关,可以说精锐丧尽。
然后就只能困守潼关,直到潼关被攻破了。
当然,他就是不遇上七天大雨也没用,他的关键问题就是没粮食,李自成可以随便血洗士绅筹粮,他又没这能力。
河南有粮食。
但都在各县士绅手里。
越是饥荒后者越会隐藏粮食。
这一点从京城勋贵可以看出,像这些地方世家豪强,手中都多多少少会隐藏一部分粮食,毕竟他们也得养活家族。
那些诗书传家的士绅,是怎么在饥荒中延续?
不就是靠着隐藏的粮食?
这是他们的命脉,谁敢动他们是真会拼命的。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能要他们全家的命,那他们也就真交出了,比如杨丰对那些勋贵们,但孙传庭肯定没这本事。
他连陕西士绅都不敢得罪狠了,只敢清查卫所田产,让士绅们交出侵占的卫所田产,却不敢让士绅们交出手中隐藏的粮食,他要是拿出在唐县屠杀李自成手下家眷的狠劲对付士绅,说不定早就挽救他的大明了。
而在杨丰全力种田的同时,大明就这样随着崇祯的一道道圣旨,一步步回到原本历史上的局势,孙传庭在集结部下中准备出潼关,李自成在郏县,襄城,宝丰等地筑垒准备迎战。张献忠继续在湖广快乐,快乐地屠楚王全家,甚至关外的一切也没改变,黄台吉还是病重,倒是杨丰知道了阿巴泰的结局,贝勒爷的俩眼全瞎了,脸皮全烂,虽然命保住了,但原本的虎将变成了废人,而且还被他弟弟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这种惨败不杀已经看在他是废人的面子上了。
图尔格被斩首示众。
倒是孔有德没受到任何处罚。
当然,也可能是黄台吉没敢,毕竟八旗满洲损失太大,但孔有德部损失很小,万一逼急了造反就麻烦了。
不但不能处罚,还得给他奖励。
而短时间内清军肯定不会再次南下,至于说在关内没有收获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
为了大清,再苦一苦朝鲜呗。
向朝鲜征粮二十万石。
没多大点事。
而杨丰这里随着他的名声传开,前来投奔的流民源源不断,毕竟这个时代就不缺流民。
这些流民也让他的罐头产业不断扩大。
捕鱼的,加工的,制罐的,甚至还有运输的,像距离在两三百里的,这個都不用驮队,直接上手推车就行了,而罐头覆盖范围内,流民也可以开荒,虽然开荒的收获不足以养活他们,但加上罐头就足够了,至于罐头成本更不值一提,因为所有前来的流民都没工资……
只管饭。
不给工钱。
但给发衣服,给治病。
而且工作表现好的,会根据情况获得奖金,另外危险职业比如捕鱼,同样也是有奖金。
但为了一视同仁,都不给工钱,只给不同情况的奖金。
另外小孩也得干活……
颇有我大英黑心资本家风采。
五岁小孩就能干活,八岁小孩最好用了,十二三那都是壮劳力了。
但在这个饥荒的时代里,这就已经是万家生佛了。
甚至很快他就连小型拖网都有了,用他从聚宝盆抓出的网线为主,辅以部分的麻线,然后装上小型排桨船在近海捕捞,而他那套大型拖网,则向更远些的海域捕捞,船上带着部分加工的工人,在海上进行初步的处理。
说到底拖网捕捞不是什么高科技,欧洲这时候早就大规模使用,日本其实也有类似的。
明朝也有。
浙江这时候就有双船拖网。
广东也有类似的牵风,洪武年间惠安就使用大型拖网。
杨丰的拖网只是现代经过几百年演变,形成了这种捕捞方式的最优解。
当然,关键还是他的网足够大,毕竟用麻绳是肯定无法制造这样的巨型拖网。
但缩小版可以啊。
缩小版也能出去一趟,带回十几吨海鱼。
而罐头产业是能赚钱的,甚至赚的钱还很多,毕竟杨丰的定价并不低,定价太低会引发士绅不满,他们控制的粮食也要赚钱,这个定价必须是大家都能接受的。至于连罐头都吃不起的贫民,这个可以到他这里投奔,他这里罐头是免费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