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奋扬于海宇”这样的话的。我们现在称朱祁钰为明景帝,景这个谥号,也是他为朱祁钰拍板定下的。
我猜,他对景泰大概是有过怨,但没有恨的。】
-
明·成化时期
朱见深目光变得幽深:“哪能,简单说成,怨,或者恨,呢?”
皇权斗争,成王败寇。
那段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他难受过、害怕过、放松过也庆幸过,到了现在已经是说不清自己对景泰是什么感情了。
或许他曾经确实有过期待叔侄亲情的时刻,或许他叔也曾纠结过是否该捡起这份亲情。
就像他叔不知是出于什么想法,在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后没有进一步赶尽杀绝一样,未来他也注定会在合适的时机,怀着不知名的情绪说出那些话。
-
明·洪武时期
朱元璋叹气:“都是好孩子。”只可惜造化弄人啊……
-
秦
“父皇,我看出来了。”扶苏突然开口。
嬴政诧异:“看出什么来了?”
“那个家里只有堡宗最不和谐。”扶苏回答。
嬴政沉默了片刻,道:“你说得很对。”
【换了太子,就彻底安全了吗?现实告诉我们不是的。
朱祁钰努力地给儿子争取到了太子之位,可朱见济却在当了一年太子后夭折了,朱祁钰就这样失去了他唯一的儿子。
他必然是悲痛的,但他的悲痛无法令其他人感同身受,在他为自己早逝的孩子哀伤时,他的臣子在请求他复立朱见深为太子。
他们对他说:“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于是朱祁钰终于放下了宽厚,对那些向他进言的人动用了杖刑,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明·正统时期
见济……
朱祁钰攥紧拳头,强忍着咽下了口中的腥甜。
-
明·宣德时期
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这是何等的杀人诛心?朱瞻基心痛地闭上眼,若是有人敢在他面前说这句话,他一定会让那人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他的孩子,何至于受这种苦?
-
明·洪武时期
朱元璋也跟着痛心起来,他想起了才离世不久的太子朱标。
“怎么只是杖刑?”朱元璋又气又心疼,“这孩子还是太仁慈了!”
-
明·永乐时期
看到这一幕,此刻站在光幕前的朱祁钰的三个长辈心情都很糟糕。
朱棣抿唇,目光阴沉得吓人。
朱高炽也不再从容平静,而是迅速黑了脸。
朱瞻基则勾唇冷笑,这些人以后最好是不要撞到他面前来,他想。
【我永远理解不了景泰朝大臣对正统的信仰。自从怀献太子夭折后,一切仿佛都妖魔化了起来。
大臣们执着地请求朱祁钰复立沂王为太子。
更甚者,他们还要求朱祁钰以臣子之礼恭敬对待朱祁镇,因为“景泰帝亲受英宗册封,是上皇之臣子也。上皇传位陛下,是以天下让也。陛下奉太皇太上皇,是天下之至尊也”,因为“孝悌者,百行之本,万善之源,望退朝之暇,朔望节旦,亲旨南宫,率群臣朝见,展天显之爱”。
还有谁记得朱祁钰才是现在的皇帝?现在是景泰年间而不是正统年间?
呵!正统真是个好东西,只要是正统,不管做错过什么,都可以一笔勾销。】
-
明·正统时期
是啊,正统真是个好东西!朱祁钰冷笑。
他抬眼看向坐在上方的朱祁镇。现在是正统年间,朱祁镇还是君,他还是朱祁镇的臣,可他要继续以臣子之礼对待朱祁镇吗?不,他不想。
朱祁钰闭上眼,默默在内心做了决定:这君君臣臣的,谁爱做谁做去吧!
-
明·景泰时期
大臣们越发沉默。
他们很想为自己辩解,说他们也是为了大明的传承着想。没有人知道意外会在什么时候到来,陛下膝下无子,若不尽早复立沂王,恐怕日后会生出更大的祸端。
可,复储的事情还能解释,但让陛下以臣子之礼敬待上皇呢?
这让他们之前的理由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也许,他们心底确实有着陛下只是暂时代理皇帝之职,时机到了就该退位还政的想法,他们不曾真正理解陛下的处境,只一味地苛求陛下去做无私的周公。
【这场君臣之间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钰重病,群臣“皆望复储”,或许是大家都预知到了景泰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未来,这次就连于谦和王文都跟着上奏请求早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朱祁钰妥协了,让他们“正月十七日上朝候旨”。
然而戏剧性的故事发生了,有野心家认为“与其复太子,不如直接让英宗复辟”,于是在秘奏孙太后,得到了太后的支持后,正月十六日的晚上,一场荒谬的夺门之变爆发了。
有多荒谬呢?那就是这场政变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先是顺利至极地到达了南宫,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