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倭奴叛乱
足够。”
“昆仑洲的事情,对于朝廷来说鞭长莫及,还极为容易割据一方,届时不好收场。”
一天之前,后龟山法天皇出奔吉野,抗议幕府和朝廷违背了《明德和约》中两统迭立的规定,立实仁亲王为皇太子,并宣称足利幕府是大明统治日本的走狗。
“这次海军两万六千多人下西洋,哪怕没有深入雨林腹地,都在疾病上折损了一千六百多人,其中帮大古剌宣慰司清剿土寇就因为疾病而折损七百多人。”
届时想要舍弃东北和西域,那就不仅仅是迁徙人口那么简单。
历史上,大明那么费心力的把政治中心向北转移,结果却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发展北方,话语权始终还是在南方,或者说是在江南。
“你昨日说老二准备设东洲宣慰司,那这样所用的人力物力就更多了,这是为何?”
郑和说完,众人只觉得豁然开朗。
黑夜之中,京都城内的三条坊门邸内,跪坐在榻上的足利义持稍显成熟。
解缙的性子他太了解了,如果不是朱棣惜才,他早就死了好几遍了。
想到这里,姚广孝不再发言,朱棣也将目光看向郑和:
“下西洋舰队的宝船和战船,需要检修多久才能继续航行?”
至少就当下的局面来看,朱高煦要是真的想当皇帝,那他这个老子还真不一定能在江南斗得过他。
“昆仑洲的情况比南洋还要复杂,没有充足的金鸡纳树皮,他们顶多在外围的河流里淘淘砂金罢了。”
在他面前的长案上,一方体积不大的金印摆在桌上。
“这次下西洋的规模,大概是宝船七十艘,三千料大福战船一百二十艘,五千料和三千料的马船合计三百艘,将士六卫三万余人。”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足利义持的心,本就不希望对大明称臣的他,如今心里也做出了决断。
“这三件事情但凡成功一件,都能解决大明北方、西南、东南的问题。”
毕竟人口可以迁徙,但矿山可迁不走,百万漕工的衣食重要,百万矿工的衣食同样重要。
只不过单纯的矿产资源,还是不足以支撑起北方自保,毕竟这个时代的矿产资源开发太慢了,不过一旦拥有了蒸汽机,这一切就不一样了。
他可以不追求实控漠北,但必须要实控东北和西域,因为他不实控,后续的君王绝对没有他的力量来实控这两块地方。
面对朱棣,姚广孝便没有那么藏拙了,但凡能猜到的情报,他都会告诉朱棣。
只有实控当地,让当地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资本和江南抗争,那才能稳固北方的疆域,而这便是朱高煦在北方大力推行官学,大力建设工场的缘故。
朱高煦说出了海军风光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也让胡纶忍不住颔首赞同。
“可陛下……”纪纲还想说什么,却被朱棣摆手:“下去吧。”
“额…臣……”纪纲被朱棣这话给噎到了,但他还是反应道:“臣麾下也有值得信赖的奴婢。”
“那昆仑洲的金矿,理应由朝廷接手,而不是交给这些商贾。”
“以贫僧来看,比起昆仑洲的金矿,殿下更关心的是江南新政的推行,以及西南的改土归流,还有如何打击漠北的瓦剌三部。”
如果他只能做到羁縻,那不管是强羁縻还是弱羁縻,后续即位的君王也无法拥有足够的资本和力量去维护这两块羁縻领土。
“按照计划,把城中支持称臣的那些人清理干净,再派遣使臣前往应天,告诉大明的皇帝,日本可以接受贸易,但拒绝称臣。”
朱棣看向姚广孝,姚广孝也盘算佛珠道:“指点却又不建议,他们所修的书籍大多是抄写,其中犯了忌讳的事情并不少。”
这种现象是朱高煦不能容忍的,一旦政治中心被资本裹挟向江南发展,那江南成为政治中心后,它的发展方向绝对会向着中南半岛和南洋地区,北方根本不被他们所重视。
橡胶和金鸡纳树皮,是大明现在对外扩张和对内需求最大的资源。
涓竴涓浜屼簲涓涓節鍏浜屼簩
“老二确实稳扎稳打,是个雄才之主,和我一样。”
在京兵马,渤海一派占据五成,燕府一派占据五成,不过其中燕府又有三成青睐朱高煦,剩下两成虽然不表态,但也不会和朱高煦为敌。
“就按照东宫说的,朝廷坐镇锡兰和满剌加,从这些商帮手中收取税收罢了。”
这样的效率,不太适合如今的大明。
“殿下确实是这个意思。”郑和颔首,旁边的姚广孝闻言也盘算了一下自己的佛珠:
这样的距离,更不适合如今的大明前去占领。
“解缙那群人修书的情况如何?”
从纪纲和陈瑛的对话,再到朱棣决定贬官解缙,以及郑和对朱棣介绍东洲的各种事情,尽数被郑和说了出来。
在昏暗的环境下,足利义持将目光从武士刀身上转移到了自己的面前。
当下的江南在煤炭、铁矿、金银矿等资源型手工业上,已经完全落后于北方。
从大明前往北洲,顶多三个月就能抵达,一年能来回两趟,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