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接二连三
针对青少年的漫画和动画、小说协同发展,是抓住未来最重要客户的战略,但不是公司计划的全部。
长远的利益不能放弃,短期营收更不能大意。
现如今的都市消费群体,中小学生们还上不了台面,在广大老百姓的荷包鼓起来之前,负担子女的成长教育就很吃力了,由他们自由支配的零花钱比较少,过几年可能会好一点,现在,还不能将其倚为支柱。
真正能为公司的文化定位提供支撑的,还是手里有几个小钱的富裕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年轻,新潮时尚的电子游戏,是金尚为他们定制的产品;
至于另外一个消费潜力更大的群体,就是正在逐步主导未来二三十年的市场大格局的都市丽人以及掌握家庭财权的全职半全职妈妈,将会成为今夕文化最重要的客户目标。
都不需要太过细致的调查,今夕商城上的母婴用品以及女性时尚用品的销量节节攀升,就是明证。
就连金时麾下的平价快时尚成衣连锁店优衣库的统计数据也表明,都市女性的消费能力,已经超出了以前作为中流砥柱的男性,而且是大幅超出。
至于像张鵟和她的小伙伴们的喜好,金尚实际上把握得并不准,所以并没有做具体的指导,只是按照细分品类的消费情况,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现如今,市面上的文化时尚产品,还是相对偏少的,现在可不是在网上随便一搜,什么都有的互联网大成时期,哪怕是身处京城的女孩子,接触到的东西也很有限,她们消费的,不一定是最适合,最喜欢的,只是在能买到的中,选了最不坏的那一个。
指望一款产品,一个大IP,一条生产线包打天下,肯定是不行的。
越到后来,金尚身为穿越者的前瞻洞察力,起到的作用就越发局限于排雷避坑,并托住下限了。
就在小表姐和小伙伴们聊着最近的新出炉话题的时候,金尚也在翻阅着公司下属呈上来的两份改编剧本。
今夕文库小半年时间,搞了多次征文,筛选了将近四五千本质量还过得去的小说,精挑细选了几份后,交给相关人员改编,经过几轮评审,终于有两本送到了金尚的办公桌上。
实事求是地说,绝大部分合格小说的故事性,都是不差的,但适不适合改编成影视剧,金尚本人是持否定态度的。
字面描述的期待感,和看到真人剧,完全是两回事。金尚是见过动画化真人花拯救原作的经典案例,也有不少“斗气化马”毁原著的滑铁卢,决定成败的因素很多,粉丝向的作品,再现原著的魅力,甚至能有所超越,其实相当困难。
就比如手里这一份剧本,金尚就觉得,和前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真的很像,因为某些原因,金尚本人也是没有认真读完全本的,但感觉关于早期网恋也就差不多了,该有的晨间剧经典桥段,基本不差什么了。
没有实际关心过,金尚就知道这一本小说的人气,在情窦初开,开始知慕少艾的中学生群体中,人气绝对不差。
改变的剧本,看得出来,是众多人才不知道揪掉了多少头发的作品,但是拍成电视剧,估计人气不会很高。
想想就知道,在没有互联网点播的时代,中学生群体是掌握不了家里电视机遥控器控制权的,晚上黄金时间,是他们正在做作业,上补习班的时候,最主要的观看群体缺失,主流舆论还掌握在不喜欢这一类题材的大人手里,能有好评价才是奇迹。
当然了,原著的基础人气摆在那,应该不会太差,不至于放出去连个水花都冒不出来。
如果只从影视剧的投入产出来看,这个项目肯定是亏本的。
但是不要紧,今夕文化需要的是它的宣传效果,投石问路,看看普罗大众对类似题材的反应,顺便宣传一下互联网生活和今夕聊天对日常的影响。
还有,拍戏的投资,基本已经谈妥,公司本身出资并不多,只要拿到核心版权,其它的都可以放到以后再谈。
市场前景可能不好,但制作还是不能大意,金尚犹豫了一下,还是放行了。
文创方面的员工,相对好招一点,使得总体人手是比较富裕的,营销和IT技术就弱了很多。
为了不让人手闲下来,想东想西,得给他们找点事做,尤其是秋季招来的新员工,跟着前辈们上项目,摸爬滚打,早日能拎得起工作才好。
将手里的文件放下,金尚又拿起另一份剧本,这个就明显厚实多了,偏向于现实主义的故事,能说的实在太多了。
将原本的名字划掉,郑重地换上了《外来妹三个大字,金尚再次从头到尾检查了个遍。
故事背景和前世金尚了解到的《外来妹电视剧完全不是一回事,一个发生在南方,一个发生在北方,聚焦的热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几个外地年轻女子来大城市寻梦,期间发生的一连串喜乐故事。
整个京城,就属京西地区对外来打工者的事最为熟悉,这里就是华北大地上的最大交通枢纽,提着大包小包来来去去的外地农民工,这里最多。
外来务工人员的事,不是现在才有的,自古以来,首善之都,都是稍微有点心气的人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