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流不如开源,柴草也能换银钱
“其实大可不必自带柴草。”
钱师爷像看着自家没见过世面的子侄辈似的,用教导的口吻对沈钰道:“运河边上经了一春一夏,堤岸外的空地上长满了野草灌木。”
“修护时需要先把靠近堤岸处的野草灌木清理干净,才能重新加固堤岸。”
“这些清理下的干草树枝,想来就足够姑娘做饭时的炭火之用。”
“完全不用支使役夫们每日再砍柴带过来。”
钱师爷说着,伸出大拇指和小指比了个六的手势,又晃了晃,接着道:“六十个人,每人一捆柴,姑娘再怎么用炭火,一天也用不完啊。”
“到时岂不是还要费劲扒拉地扔掉。”
陆琅心中担心沈钰被钱师爷当面反驳,面子上挂不住。
正想着替沈钰说上几句,她年纪小,又不大出门,所以不懂这些的话替她解围。
却见沈钰面色从容,不急不恼。
她静静听完钱师爷的话,微微笑了笑才不慌不忙地道:“钱师爷误会了,我让郎君们带柴草过来,可不是为了在工地上煮饭烧茶。”
此话一出,在座的两人空有满腹经济学问,却着实摸不着沈钰的意图了。
这柴草除了烧,还能干嘛?
总不能当饭吃吧!
看着两人一脸问号,沈钰不禁好笑。
心中不禁感叹:“看来纸上的学问再好,还是需要在生活中一一验证才行呢。”
沈钰不再卖关子,正了正脸色,解释道:“两位有所不知。”
“一入了冬,城中百姓们取暖做饭,每日所费柴、炭比夏日里要多出好些。”
“但担柴进城售卖的砍柴人所售卖的柴禾,却因体力有限,并没有比夏日增加。”
“甚至还会因为天气冷了,自家的用量也增加了,拿来县城售卖的柴禾反而比夏日里还要少些。”
“经常出现供不应求,几家人抢着分一担柴的场面。”
“那家中院落大,持家有道的娘子们,早在秋日里就把一冬所需的柴禾屯好了。”
“可是也有那院落浅窄或者每日习惯了现买柴现煮饭的人家。”
“有时若早起时砍柴人还没有过来,或者买得晚些没有买上,这一天的餐饭做起来就有些困难了。”
“我家是做食店的,每日炉火不熄,为了省事烧的是石炭。”
“石炭烧着方便,占的地方少,还不用人专意在那里添柴。”
“可是比起一担一担的柴禾来,还是贵价一些。”
“集市附近的平民百姓,精打细算的娘子们,大多都还是买柴禾取暖做饭的。”
“有那讲究的,会买些烧制好的木炭来取暖烧水。但做饭时依旧用的是木柴。”
沈钰说到这里,狡黠一笑道:“所谓开源节流,可是节流毕竟不如开源,再省炭火钱也是有限。”
“可是若想法子开源的话,就要好上很多了。”
”所以我想着,运河修护想必早上开工很早,让郎君们每日过来时砍上一捆柴。”
“就算这一捆柴草比专司砍柴人要砍得少些,两三捆应该也能均作一担了。”
“冬日里一担柴能卖到六十到八十文不等,若有那耐烧的硬木柴,九十文都有人抢着买呢。”
“把这些柴拿去售卖了,嗯……”
沈钰心里开始计算,大约能卖多少银钱,一人又能分摊到多少。
正想着要按多少算做一担合适。
钱师爷这个算帐的老手已经笑眯眯地开始报帐:“就算三捆做一担,六十捆柴有就二十担之数。”
“就算这些柴草都是软草柴,六十文一担。”
“全部售卖了,也能得一千两百文之数了。”
“再分到每人身上,就是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多了二十文。”
“哈哈,妙啊……”
钱师爷说到这,高兴地哈哈笑起来,颌下的胡子也跟着快活地一抖一抖的。
不要小看这二十文银钱。
多这二十文,就能让役夫们的伙食上一个台阶。
而不是捉襟见肘,吃不饱饭了。
陆琅想了想也笑了。
可是他毕竟是官家子弟,家中富足。
平日里对这些柴米油盐的事根本没有过问过,如何经营售卖,更是摸不着头脑。
他有些担忧地道:“可是这些柴草要怎么卖出去呢?”
“是不是也要沿街叫卖,挨家挨户地问询?”
“要是没人买反而被轰出来,那可怎么办?”
沈钰和钱师爷听着这有些孩子气的话,都笑了。
沈钰早就想好了售卖的法子,她不慌不忙地道:“陆公子莫发愁,这个不难。”
“我家食店就在集市街头处,每日里把柴草整理好,分成担,就用骡车拉到食店门前的空地那里摆着,写个牌子,标上价码。”
“有人要,给送过去就是。”
“早上来吃早饭的,没有住的很远的人家,送过去也很快的,用不了多少工夫。”
听到沈钰这样说,陆琅才暗暗松了口气,对于他来说,这是个天大的难事。
只听沈钰接着道:“这就是我要提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