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三百九十三章、葡萄酒升值有方,灯凝膏抬价无

第三百九十三章、葡萄酒升值有方,灯凝膏抬价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总管韩盖对这块事务的分心。

参观完陶器苑和酿酒苑,韩遂在韩兆等簇拥下接着视察西镇的十年装备、方城、商业街、制衣苑、水渠。

西镇人口迁走六成后,制衣主要在家中完成,制衣苑成了每年向枹罕宋建订制的联军衣物的堆放地。再大用船运往联军各部。

西镇制衣苑总管韩缎提议将联军衣物屯集库迁到韩家坞堡,那儿地处联军各部的中心,离枹罕县又近。

韩遂考虑再三还是否定了这个建议,理由是狄道韩家总管兼狄道校尉部校尉韩尚只有一千汉骑,如果宋建在衣物交付时突袭,狄道韩家坞堡和中镇城必不保,后果不仅是丢掉坞堡,更可怕的是联军一年无新衣更换。

平日军训和作战,一套衣物一年下来破烂不堪,如无更换,下年甚至无法出兵。

而西镇背后有烧当羌,宋建一般不敢对西镇动手。韩家支付宋建西域金币是在西镇交付。

穿过西羌到达西域之路受发羌阻断后,加上西镇六成人口迁走,西镇商业街失去昔日繁华。

走在西镇商业街上,西镇商业街总管韩守告诉主公,雍州的武威郡姑臧县县城已成了雍、凉二州最繁华之城。

天下大乱后,雍州几乎未受到战事破坏,自上次大疫后至今已有十六年,雍州各郡国人口增长良好,各家望族实力越来越强,与西域的贸易全面恢复,商队来往不绝。

走到一家卖陶灯和燃灯凝膏的店铺前,韩遂饶有兴趣地停下来,询问店主燃灯凝膏进货是否顺畅。

店主叹息道:“天下大乱后,并州上郡高奴县和高奴县产的燃灯凝膏由上郡太守扈育把持着,扈育投靠了并州刺史高干。扈育把燃灯凝膏当做税收的来源,拉高了燃灯凝膏的进货价,但吾加价后卖出尚有买主能承受得起,半数老客户每年买货减半来减少支出。但前几年又发生变故,使得吾等拿不到燃灯凝膏货了。现如今店中所售的凝膏是存货。

上郡汉人口稀少。原居汉人口大都逃往南阳,后来曹操和南阳张绣交战,原居人口又逃难到洛阳。

朝廷下诏在洛阳辟出一处设立上郡洛阳侨地,任刘闵为洛阳侨地的上郡太守。

侨民想回故乡。刘闵在洛阳到任后,从侨民中抽调一千少年和壮士,组建上郡都尉部,曹操任命刘闵子刘辕为都尉。

曹操让上郡都尉部自筹经费,侨民给刘闵出主意,做高奴县燃灯凝膏贸易。于是,刘闵派侨民商人到高奴县县城以高出一倍的价格收购每日上集市的所有凝膏,导致吾等进不到货。刘闵再加一倍的钱出售给望族有钱的家庭。

听高奴县店主传言,刘辕带所部已开拔前往司隶河东郡安邑县,司隶校尉钟繇在调集人马到河东郡,准备攻击河东郡平阳县南匈奴呼厨泉,再让刘辕部从河东郡西南的北屈县西渡黄河和扈育争夺上郡,夺取凝膏产地。

钟繇又可北上与太原太守争并州太原郡。这样,可绕开联军和马腾的地盘,骚扰、削弱、牵制并州刺史高干,使之无暇援冀州。”

这么重要的信报探部尚未知晓,韩遂惊赞店主知之甚多,再一问原来是联军探部副总管田敏的亲戚,叫田芝,从田家庄苑到西镇来租个店铺做买卖。田敏乃探部总管韩桥之妻。

韩遂劝田芝把店交给子女经营,到联军来做事。田芝答应和家人商议后回复韩大人。

接着回议事堂,向韩盖了解转售西羌羊的计划实施。

韩盖以三百五十钱一只的价值收购西羌羊,每年一百万只。其中,十万只向钟羌四乡订购,十万只向白马羌订购,七十万只向烧当羌订购,十万只向参狼羌订购。

由于订货量大,平均收购价压低到三百钱,比预期的三百五十钱还低五十钱。

除去成本,由韩家按市价五百钱价值转售到雍州、凉州、三辅等地,年底可实现净赚一万斤西域金币的目标。

韩家已建立了购买点、运途站、销卖点。有七十万只羊是销往雍州。

最关键还是挤占了漠北鲜卑的羊的雍州市场份额。据传漠北鲜卑很不满意,有闹事的动向。

韩遂这才明白,西羌愿意出售低价羊是因为一直无法攻入雍州羊市场,需借韩家的威名转售。

为减轻韩家和联军的财力危机,不得不继续转卖羊只。于是,韩遂给雍州各郡国太守分别写信,要求注意漠北鲜卑动向,防止袭击,必要时,韩家和烧当羌军可派兵增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