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一百四十九章、闺蜜遁灵飞六甲,流民伏太行山峦

第一百四十九章、闺蜜遁灵飞六甲,流民伏太行山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永安县与太原郡界休县交界;冥厄塞平靖关位于荆州江夏郡平春县武阳关武胜关/大隧/直辕西,武阳关与东侧九里关和西侧平靖关成犄角之势,古称义阳三关。三关中武胜关居中;荆阮塞及五阮关/蒲阴陉紫荆关/上谷关;方城塞乃楚长城;崤关塞与附近的函谷关并称崤函在洛阳西;井陉塞土木关在冀州常山国井陉县井陉山;卢龙塞喜峰口在辽西郡令支令疵县孤竹城;句注塞雁门关在并州雁门郡句注山;居庸塞在上谷郡居庸县。

公子可向西过榆次县,到上艾县,走井陉通常山国真定县,穿过中山国、涿郡、直达幽州州府广阳郡蓟县。”

第二日,告别韩翱、宗古,韩遂带着韩猛、韩义、韩厚、韩钟、韩式、韩胡、韩全、韩计、韩卦、韩赴、韩韬、成公英、贾思、拓跋银,向西,过榆次县来到井陉。

韩遂渡过绵蔓水来到井陉口,参观韩信当年与赵国决战的古战场。赵国名将李牧后人李左车向赵王、陈余要兵三万偷袭韩信粮道,陈余不采纳。韩信以主力在绵蔓水东岸微水乡一带背水列阵与二十万赵军对战,以二千轻骑绕到井陉口袭占赵国大寨,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斩杀陈余。

韩遂问成公英如何评价这场背水一战。成公英道:“看史书莫全信之。先看看陈余为何否定李左车之计。假如李左车带三万军断韩信粮道也未必能成。韩信军是从井陉窄道到达绵蔓水西岸的。李左车要截韩信粮道只能绕行二百里到井陉窄道入口。如从井陉窄道中段切入需要翻山越岭几乎不可能。李左车三万军一旦从东面渡过绵蔓水,最多自带十五日干粮,韩信可将主力布在绵蔓水西岸派二千轻骑截断李左车三万军的粮道,约二十日就可先收降或歼灭这支军队。陈余想必认为李左车之计风险大,故不予采纳。

其实,陈余的布阵只要稍做调整,韩信必败无疑。陈余的失误在于二十万大军倾巢出动,不识周围地形,不知被包抄的可能,未在井陉口大寨留一万守军,而只留少数兵守寨,粮草都在寨中。故韩信二千轻骑一占大寨,陈余全军溃败。”众人点头称赞。

众人到在井陉口以西,走上东天门之路,狭窄的驿道经北横口、微水、东天门、上安、下安、出土门关,全长一百五十里。井陉附近尚有西天门之路、南天门之路、北天门之路,据说更加不易行走。

出得井陉,就进入河北平原。看着真定县大片平整良田,韩遂感慨不已,要是金城郡有此平原该有多好。

成公英道:“真定县在春秋时代为白狄所建的鲜虞国,战国时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后来,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归属了赵国。

说道真定的名人必提及一个人,那就是南越王赵佗。赵佗为副将随秦军主将屠睢带五十万秦军伐岭南百越,屠睢战死,秦始皇派任嚣接替主将,带副将赵佗平定岭南,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嚣任南海郡尉。赵佗任龙川县令,上书秦始皇请求从中原迁居五十万人口至岭南。秦末战乱,任嚣病重,委赵佗代理南海郡郡尉,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创立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直到汉武帝时代,大汉才收复岭南。

真定人赵佗必为赵国人,而屠睢和任嚣应为秦国人,故赵佗为副将。赵佗最后能成南越王,吾猜,一是秦国统一六国后,调赵国人为主力伐岭南,二是移民中赵国人口颇多。”

韩遂问:“赵佗或为真定的赵氏大族,不知真定是否还有赵氏族人?”韩韬道:“赵国赵氏人很多,常山国有五、六十万人口,真定必有赵姓人。”

众人进入真定县城,找客栈住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