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13,从大拆迁寻宝开始 > 第384章 有经验的寻宝人,会顺带着捡木头

第384章 有经验的寻宝人,会顺带着捡木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384章 有经验的寻宝人,会顺带着捡木头

第二天早上,按照约定的时间,杨炭头不到8点就在他住的楼栋下面等着他了。

“武老板,今天中午我们也弄点热乎的菜吃咋样?我带了酒精蜡、炉架子还有小铁锅。”

两人见面,他把带过来的工具、蛇皮袋子等物品放到面包车上时说道。

说完还打开一个蛇皮袋,把里面装着的做饭工具给武元胜看了看。

除了工具,还带了两把青菜,菜看上去很新鲜,肯定是早上才买的。

“可以啊!你这想法挺好的!”

冬天能吃热和的饭菜,他当然不会拒绝。

另外他感觉杨炭头好像也不完全是印象中的那种,一个人中午坐在渣土场的渣土堆旁,啃着馒头的样子。

或许以前不是那样,后来变成那样的吧。

他们把外地的牛羊肉弄到这里售卖。

“行!我们现在就去。”

旁边有一条回民街,住着的都是少数民族的人。

说完,他们就去了那边。

可能是催工期,想把地基全部挖出来,他们到的时候,开农用车跟挖机的师傅们已经上班了。

要说这個城市哪里的牛肉牛杂面最正宗,那肯定就是一桥这边了。

毕竟那时认识他的时候,差不多是八年之后了。

他俩不吃面,买了半斤牛肉、半斤牛杂就离开了。

以前他听别人说起过,除了附近住的人,就连几里路外的,时间充足的话,也会跑到这边来吃牛肉牛杂面。

以前出门,中午在外面吃饭,他自己并没想到过用酒精蜡煮火锅吃的事情。

到了后,武元胜看见这里不管是售卖牛羊肉的,还是卖面条的,他们的生意都很好。

因为昨天去过一次,不需要问路,今天用的时间要短一点。

路上,他没有再问杨承买没买彩票,毕竟有些话,说多了并不好,适可而止。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把准备好的熟菜装进锅里,加热就可以了,很适合一两个人在外面吃。

八年,人可能会有太多的变化。

把车停到一处不引响别人施工的地方,他们拿出工具、蛇皮袋子,接着昨天没有寻找以及探测的地方,开始“工作”起来。

坐上车,准备出发时,杨承接着又说道。

一桥很多年来,都是这个城市售卖牛肉、羊肉的地方。

“我们去一桥那边卖牛肉牛杂面的地方,买一些带着,那边实惠味道儿又好!”

加上早上过去的时间也比昨天早,不到九点半,两人就到了地方。

看来以后他也可以买一套这样的简单工具用了。

两人还是先捡的瓷片,捡完后才开始动用探测器。

跟昨天一样,杨炭头看见石头材质的东西,他并没有捡,武元胜又捡了一个石盆,一个鼓墩。

其中石盆是椭圆形的,不像昨天捡到的那么圆。

鼓墩最大直径约40公分,高约一尺,面上还雕刻有缠枝莲花卉图案。

瓷片他捡的有20斤左右。

上午用探测器,收获不算多大,就探到了二十多枚铜钱,一个铜熏炉,几个铜杂件。

铜钱里面最好的是一枚雍正通宝。

熏炉四足,长约15公分,宽约10公分,高约12公分,是方形镂空的,盖子面上有一个狮子形的钮。

这个应该是点沉香或者檀香用的。

看年代,像是清朝时期的。

铜杂件有钉柜门、箱子上用的小拉钩、连接片,还有小铜勺、铜铲、铜挂钩等。

上午倒过来的渣土,也有几车砖块、瓦片。

在这些里面,他又捡到了5片筒瓦的圆形瓦当还有7片滴水瓦的长三角形瓦当。

砖块里面没有发现有字或者花纹的。

毕竟那种有图案或者文字的砖很少,大多数的建筑,不会用那些。

用探测器扫描,并没有发现金属材质的物品。

除了这些,在倒下的渣土堆里,他还捡到了一根木头,圆形的,长约一米二左右。

找了那么多的土堆,都没看见木料,肯定是时间久了,都腐烂了。

(一般的木料,埋在地下,遇水受潮,加上微生物的作用。

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就会慢慢的变成土。

只有密度大,材质好的木料才能长时间的不被腐蚀。)

而这木头还保存着,肯定是红木之类的好木头。

很多有经验的寻宝人,遇到几百年,甚至过千年不坏的木头时,都会捡回去。

哪怕是棺材板,他们也不会放过。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木头必然是好木材。

随便捡一块回去,车珠子的话,都是能够卖出高价的。

武元胜曾经听一位同行说过,有一个人去外面的渣土场捡东西,其它的物件没捡到,只捡了一大块露在土堆面上的棺材板。

那板子有些重,拿回去让懂行的人看是啥木材。

人家说是阴沉木。

后来,他让一个车珠子的人把它都车成了珠子,卖了不少钱。

(出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