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豆战车组合
据说武汉会战中,白崇禧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给鬼子布置了一个又一个口袋阵,一根筋的鬼子也就按照他的设想一个接一个地钻。可惜部队战斗力太差了,结果都被鬼子钻破了口袋底。
当年小诸葛的痛苦,如今鬼子已经开始饱尝了。
打退了鬼子的包围圈,部队停止下来,等待补给;毕竟这番战斗下来,消耗了大量的炮弹和子弹,坦克需要补充,坦克兵们也需要休息,坦克本身也需要进行一番战地抢修工作。
而另一路则还在穿插前进当中。
5月4日,东路部队在快速穿插中,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队鬼子的轰炸机。
敌人的轰炸机很快就发现了地面前进的车队,而地面的观察哨也发现了鬼子的飞机。
坦克炮塔上的高射机枪、汽车车头架着的轻机枪、尤其是炮兵营里高炮连的6门20毫米机关炮,组成了密集的地面防空火力,对着天空猛烈射击。
其余步兵则纷纷躲避起来。
双方激战了半个多小时,由于忌惮地面密集的火力,鬼子的轰炸机并没有进行超低空轰炸,故而丢下的炸弹都没有命中目标;而地面防空火力虽然消耗了不少弹药,但也没有击落击伤一架对方的飞机。
这次交手就以双方的白卷结束了。
这次遇袭,让大家对于穿插部队的防空重视了起来。
从此战斗机在附近区域进行了固定的巡逻。
5月6日夜,已经补充完毕的西路穿插部队,突然出现在了赵邑火车站。
T-42坦克的探照灯出现在了铁轨的尽头,让站台上的人员都一脸茫然。
等到坦克沿着铁轨冲上站台的时候,鬼子兵才反应过来:这是敌人的坦克。
打头的坦克发射的高爆榴弹,一发就在候车室的墙上炸出了一个大洞。
守卫火车站的鬼子集中轻重机枪和步枪向坦克射击,但是这些子弹打在坦克车体上,连给厚重装甲挠痒痒的作用都没有。反而是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引来了坦克上机枪的猛烈扫射。
一辆车头拖着两节车厢试图逃跑,但是立刻遭到了两发高爆弹的射击。炮弹击中了锅炉,巨大的爆炸点燃了煤仓里面的燃煤,让整个车头都燃烧了起来。
打到火车站的是一个T-42坦克连,后面还跟着一个步兵连。
这里是鬼子的重要仓库,因此有重兵驻扎,甚至附近驻扎有装甲部队。
果然,当这支部队将鬼子驱逐出车站的时候,敌人的援兵赶来了,装甲部队掩护着步兵。
当带领步兵连的副营长看到鬼子的战车时候,差点笑岔气,他都想对坦克连的连长说:“不用你们开炮了,把它们交给我们得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对方出动的是九四式坦克和九七式装甲车!这两种车是名副其实的“豆”战车,除了九七式骑兵装甲车的37毫米坦克炮还有些穿甲威力尚可一战外,其余性能皆不值一提。尤其是薄弱的装甲,更是让其不堪一击。
T-42坦克的57毫米穿甲弹,甚至可以一炮击穿两三辆这类战车!
而此时的步兵连里,从加重手榴弹到巴祖卡火箭筒,都可以轻易击毁这类坦克。
话虽如此,坦克兵们不敢怠慢,从发现对方的战车起,坦克连连长立刻指挥全连集中火力进行射击。
一发破甲弹直接让一辆九七式装甲车开了大洞,并横扫了里面的设备和人员。
而对方37毫米的穿甲弹打在T-42坦克的炮塔装甲上直接跳走了。
一方的坦克重达30吨,一方的坦克只有几吨重,差距确实太悬殊了。
鬼子的战车为了不被击中,干脆在火车站周边到处乱跑乱开炮。为什么说是乱开炮?以当时的火控技术,坦克想打中目标必须在停止状态,这种为了自身安全而到处机动的战术,只能让自己的射击也全凭瞎蒙了。
这样一来就等于把掩护的步兵暴露了出来。
这些T-42坦克一边用火炮打击鬼子的战车,一边用机枪协助步兵扫射鬼子的步兵。
经过一个半小时激战,鬼子终于撤退了下去。留下了七辆被打坏的九七式装甲车,两辆九四式坦克在原地燃烧。
从车站站台到车站外面,地上躺着鬼子步兵尸体200多具。
这支部队的任务是夺取并控制火车站,因此并没有追击敌人。
而鬼子赶来增援的战车,其实是64师团师团部的直属侦察部队的,而那些鬼子的步兵,是跟随师团部一起行动的某大队的一个中队。
西路军的偏师在此鏖战火车站之际,其主力已经直扑64师团师团部了。
根据无线电监听和伪军高层提供的情报,刘子龙决定采取斩首行动。这个攻占火车站的偏师,就是负责来切断敌师团部退路的。
在他们得手之后,正面的攻击随即开始。
随行的炮兵用75毫米山炮和120迫击炮猛烈轰击后,坦克立刻掩护步兵发动进攻。
师团直属的除警卫部队外,还有一个步兵大队(在火车站被打退的那个中队即隶属于该部队),此时能够战斗的不过1000人出头。
这一千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