猢狲要散
把今日没带出去的几根银簪子往嬷嬷手里塞。
嬷嬷给又想回嘴的月季使眼色,让她住嘴。
三两步出门,绕到窗户下。
赵姨娘只得自己一个人,身边也没个丫鬟,身上披着一件旧棉斗篷,昏惨惨的月色下愈发弓腰缩背。
嬷嬷将簪子塞到赵姨娘手里,赔笑道:“想来这当中是有误会,姨娘不要和她们一处见识。”
赵姨娘把几根簪子掖进怀里:“什么见识不见识,我才懒得理那老货!”
说罢,哼一声,转身就走了。
贾姝被吓得一声冷汗,当下是打发走了,这姨娘早前瞧着像规矩人,如今却是个难缠的泼妇样子,万一她说出去,自己岂不是……
奶嬷嬷一进来,立马跪下磕头请罪:“姑娘,是我多嘴,给姑娘惹了麻烦。”
奶嬷嬷稳住贾姝,“我瞧着赵姨娘也没件像样衣裳,日子不太好过,姑娘不如赏她点,她记着姑娘的好,兴许就不提此事了。”
贾姝让嬷嬷两件自己的大毛衣裳送去。
奶嬷嬷将东西送去,回来就说赵姨娘已将东西收下,让贾姝放心。
为着这件事,贾姝心神不宁好几天,一打听才知道那个赵姨娘是老爷去吃酒,瞧着喜欢,外面人送的。
仗着颜色好,掐尖要强,在府里没个根基,老爷一走,她日子就不好过,收了贾姝的东西,还算安分,也没说出什么。
太太那边还不知,一切如常,荣国府的日子逐渐回到正轨,让四个姑娘继续管家。
管家这件事,原主比史苗来得。
贾府丧事之前,原主就让几个姑娘料理家事,史苗只是继续执行原主的安排。
世家的姑娘们有个极为重要的功能便是联姻。
贾母不是那种恶俗嫡庶文学里争宠斗姨娘的主母,对家中姑娘教养该有的一样不落。
姑娘教不好,嫁出去丢荣国府的脸面,贾敏年岁最小,为着亲生女儿能找个好人家,贾母真是用心良苦。
还好贾代善死了。
史苗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她的能力目前搞不出推翻封建帝制的惊天壮举。
荣国府的结局不好,书里除了提到贾敏病故,后面并没写到贾家嫁出去的姑奶奶。
是她们不和贾府往来了?
曹公的残本里,荣国府还没彻底败落。
史苗心底一阵悲凉,这些娇花一样的姑娘,兴许也和贾敏一样,死于操劳疾病,或死于产育,不然就是夫家犯事败落,成了荣国府的废棋。
总之,没一个好结局。
四个姑娘一管家,裁剪春衫的事情总算被提起来,月季再不用担心自己家姑娘没有衣裳穿。
这件事落在最小的四姑娘头上,她是太太亲生,素来大方,后面有太太撑腰,大姑娘必定不会吃亏。
有一件事,却不能交给几个孩子去办。
史苗心里大概理出一个章程,查旧例,就将贾代善的姨娘、通房都召到跟前来。
除去早前病死的两个,现下一共来了九个人。
生养贾娴的王姨娘问:“太太找我们来,有什么吩咐?”
史苗淡定看一眼为首的王姨娘和张姨娘。
“你们倒也罢了,生养了姑娘,府上不会短了吃穿。”
然后又看看后面几个更年轻的姨娘丫鬟,有二十来岁的,也有十七八的。
贾代善艳福不浅,真是造孽!
可是这些人也不能留,留来留去,留成仇。
和她们说什么人人平等,她们反而觉得史苗发神经。
史苗:“你们身后也没个儿女,有愿意出去的,给你们些安家银子,比照旧例,每人多添五十两,等日子差不多,各寻门路去吧!”
史苗一开口,果然好几个人都差点压不住嘴角。
前儿就听了风声,太太居然真不打算把她们配人或者发卖,还要给银子放回去。
赖嬷嬷又道:“太太说了,若有为难你们的,自有府上为你们做主。”
这是史苗能给的善意。
现代社会彩礼都不一定能回到女方手中,得了荣国府赏钱,这些姑娘的家人肯定也要动心思占去。
也不是谁都上赶着为奴为婢,手里有钱,将来做个生意也能活。
“太太心善。”
姨娘通房磕头谢恩,后面有人回报,有愿意拿钱走人的,也有自来就是荣国府家生子没去处,要留在府上。
赵姨娘肯定要走,一看给的银子,立着眉毛问送钱的嬷嬷:
“周家的那个通房丫头都能得二百两,我怎么少她二十两?”
人家都叫她一声姨娘,一个没服侍过老爷几回的通房竟敢压在她头上!
嬷嬷本就看不得赵姨娘轻狂样,冷笑道:“周家是祖辈跟着的老人,你是什么东西?”
赵姨娘惹一肚子气,称一回银子,只有一百八十两,有两块成色还不好。
“必是大姑娘从中搞鬼,看我不治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