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自毁长城
地试探,说道:“皇上把全国军队交付给你我二人,如今敌人逼到我们营寨门口,而我们却不按兵不动,这是何意思?”
言外之意,如果有人弹劾我们暗通河东,或者玩寇不前、拥兵自重,那我们将百口莫辩,不是被满门抄斩,就是被贬官流放。
谢彦章避重就轻,绕开政治话题,重回军事轨道,说道:“敌人逼近营寨门口,就目的就是要与我们速战速决。我们高筑营垒,深挖壕沟,扼守险要,他们就不敢深入作战。拖到后期,就是我们的胜利。否则,贸然出战的话,万一有个闪失,追悔莫及呀。”
贺瑰看着谢彦章,越看越像叛徒。于是回头就向后方秘密打小报告,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口咬定谢彦章通敌谋反。并在未得到朝廷批示的情况下,与政委(行营马步都虞侯)朱圭(朱友贞心腹,参与诛杀朱友珪)秘密勾结,利用犒劳士卒的机会,将谢彦章及其心腹诛杀,随后奏报朝廷,说谢彦章谋反,被及时发现,并被及时诛杀。
面对贺瑰的擅杀大将,朱友贞不但不予追究,反而予以奖赏,参与密谋的朱圭也由曹州刺史晋升为许州匡国军留后(顶替谢彦章),几天后又被擢升为青州平卢军节度使,还兼着副总司令。
谢彦章之死,同样是个历史悬案。究竟是谁杀了谢彦章,或者说究竟是谁要杀谢彦章?有的史书如上文所言,是贺瑰因与他有矛盾,且存在严重分歧而擅杀之;有的史书则隐晦地提了一句,说是朱圭与谢彦章有矛盾,朱圭是主谋,而贺瑰是从犯。
朱圭曾参与诛杀朱友珪的密谋,是朱友贞的心腹爪牙。前文说过,诛杀朱友珪本身就是一桩疑点重重的迷案。
而且在谢彦章被杀后,朱友贞下诏点名表扬朱圭,除了一连串的升官之外,还进封了“沛国郡开国侯”的爵位,而对贺瑰则是只字未提。
无论是《贺瑰传》还是《谢彦章传》,对此事的记载也只有寥寥一两行字,只有记载朱友贞的《末帝本纪》中,稍费笔墨,而多费出来的笔墨也是朱友贞点名表扬朱圭的诏书。
字数越少,信息量越大。
背后那双看不见的黑手至今仍隐藏在深不见底的历史深渊中,不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