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皇帝无耻?
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年底的长安并没有因为寒冷而陷入沉寂。
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事物,就算上一年过的并不美好,但都在年底的时候都会给自家孩子扯几尺布,做件新衣裳。
一年到头都没怎么吃过肉的人家,也会拿出不多的钱财买些肉吃。
新年尹始,万象更新!
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人们对明年的期望,都希望在这个时间祈求祖先保佑明年有一个好的开始。
这是心灵的慰籍,同时也是希望。
人不能没有希望,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年代,一场小病就能结束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太大的期望,吃饱饭,穿暖衣,家有有粮,儿孙满堂!这也许就是这个时代人们最大的愿望吧!
今年正旦,朝廷并没有太多举动。就连往日要在上元节举办的盛大典礼都已经取消。
贞观元年,在这一年里,大唐处处漏风,山东河北的饥荒,中原的旱灾,南方的水灾,都给这个新生的国家带来的沉重的打击。
李世民哪怕心急如焚,但也只能像一个修补匠一般,给这个四处漏风的房子,修修补补。
倒不是他不想有什么大的动作,但看看四处的灾民和别有用心的鬼蜮人心,就只能坐在太极殿上小心翼翼的试探着。
朝廷虽然没什么举动,但对民间却是宽容许多,就连每日晚上四处游荡的武侯也迟缓了许多。
政策上的放松,使得商家和商贩们看到了机会。
平日里他们只能在东、西市进行交易,还有着严格的时间控制。但在有些商贩晚了一个时辰收摊却没有人过问后,整个长安好似立即就进入了热火朝天的景象。
“陛下!这是不是让长安令管管,都成什么样子了?”
这日李世民在宫内烦闷,就叫上房玄龄魏征俩人一起出宫。
本来按照他们的想法,在朝廷没有举动的时候,这个时间的长安不是更加萧条吗?但是现在眼前所见算是怎么回事?
东西市他们早就去过了,比往常热闹几倍不止,就连他们出宫时,看到有人竟然将摊子摆到了长安城门之外。
这是往常根本就看不到的景象,李世民也是纳闷,自己当初只是下旨不禁制百姓的春节活动,官府要是情况允许,还可以适当放宽宵禁时间。
“不必了,没看到府衙的衙役们都在维持秩序吗?可见这些长安令是知道的,想必是没什么妨碍,不然也不会如此放松!”李世民摇摇头道。
他现在也没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昨日山东地区官员上奏,今年辖地内基本上没有下雪,明年估计收成是不会好了,要朝廷早作准备!
李世民看到后怒不可止,准备?做什么准备?又能怎么准备?朝廷现在的国库空的可以跑耗子。
要不是暗香来今年业务扩大了许多,收到的税收和分成也大大提升,他都不知道能不能熬过今年。
但就是这样也是捉襟见肘,刚收到的钱财还没捂热就被一车车拉走,就别提当时心有多痛了。
没办法啊,不给不行,现在全国都在等着朝廷的救济,要是去的不及时,良成更大的灾祸,那就不是这点钱财可以解决的了。
“姬松那小子这段时间在做什么?朕就奇怪了,这小子是真的不会当官话是怎么的?别人做出点成绩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但他可好,只要不需要朝廷帮忙的,他就绝不出现在朕的眼前。”
“要是一般臣子那也罢了,但这小子这么做,朕就怎么觉得不得劲呢?”
魏征和房玄龄听到皇帝的话,强忍着嘴角抽搐了下。
对于姬松前段时间搞的大动作,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连杜如晦都被那小子给坑了,还有苦说不出。
不提这些,就提他在短短几个月里开出上十万亩耕地,让他们彻底对姬松刮目相看。
要知道,当初虽然将司农司分割出去,也扩大了其职能范围。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整个司农寺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比谁都清楚。可以说就没有一个能拿的出手的官员,哦,对了,那好畤县的县令算半个吧!
但就是这些人,凭借那一万贯就开出十万亩地。就凭这一点,他们就对姬松的能力不能有半点怀疑。
更让他们的惊讶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刚开始时向朝廷要了五百骑兵维持秩序之外,可以说再也没有依靠朝廷半点。
就连那封分地的圣旨也是皇帝沾了人家姬松的光,虽然还有其他目的,但占了便宜就是占了便宜。
至于皇帝刚才说的话,他们自动就忽略了。别看李世民说的好像姬松不怎么尊重他一样,但他们知道,这样的臣子要是再多来几个,皇帝做梦都能笑醒。
李世民看到几人没接自己话茬,顿时就觉得无趣了,让朕得瑟下怎么了?怎么就这么难呢!
“走,去看看我们的功臣在干什么?你们是不知道啊,上次朕微服去他那司农寺,竟然敢在背后骂朕,简直岂有此理。”
“现在天色还早,我们去看看他,要是敢偷懒,那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了。嗯,就在司农寺大门口打,朕早就想揍这小子了,就是一直没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