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正式施粥
陆明成看暮食快做好了,吩咐人去把里正请来作陪。
陆镇山无比紧张地坐在梁元琦下首,别看他在陆家村可以呼风唤雨,村民都得给他一分薄面,但在梁元琦面前,那就太不够看了。
陆明成倒是一点都不紧张,就算他没有实权,但他的品级比梁元琦高。
梁元琦看着桌子上的美味佳肴,心里感慨万千,在这样的灾年,还能活得这么的惬意,看来这个陆家,还真不容小觑。
还有严国忠,那可是禹山学堂的夫子,并且还是京城严家的一个旁支。
严家的家主,可是当代大儒严松,太子太傅,又是当今圣上的恩师,地位尊崇,颇受皇上重视。
他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朝堂上不少重臣都是他的门生。
他这人淡泊名利,不争权不夺利,专为皇帝培养有能力的人才,所以深得庆元帝的信任。
“梁大人,地瓜也推广两年了,就是不知效果如何?”陆明成问道。
“据下官所知,你献上去的那些地瓜,听说产量非常的惊人。”
“既然试种成功了,那往外推广了吗?”
“推广了。陛下分成两份,一份在皇城周围推广的,另一份陛下自己种植了一些。”
“那去年的收成如何?”
“听说不错。但大部分都进了东郡——去年那里发生了洪涝。而陛下种植的那份,直接充作军粮了。”
“唉,边关将士也太不容易了!”里正感叹道。他晓得地瓜好吃是好吃,但那东西不解饿。
“这已经算是相当的不错了!要是没有地瓜,粮食的价格说不定得涨成啥样呢!”梁元琦感叹道。
吃过暮食,陆明成就吩咐人送他们去歇息了。
把梁元琦和那些衙役安排好,陆明成又吩咐石大富把里正送回去。
里正这两年老的特别的快,陆明成是看在眼里的,可他也无能为力。
忙活了一天,陆明成也乏了,他躺在床上,和妻子说了一会儿话,就睡了过去。
陆庄氏也没办法,虽说她身怀至宝,空间里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可她也不能置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于不顾,能做到她这样,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朝食,梁元琦领着手下带着陆庄氏给准备的一些吃食,高兴地离开了陆家村。
送走县令,陆庄氏收拾利索和丈夫坐在前厅,商量着施粥的事。
“媳妇,六口大锅能供得上那些没钱吃饭的灾民吗?别发生人挤人的现象。”
陆庄氏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她在异世就亲眼目睹过踩踏事件。
她当时飘在暗处,看得直着急,可她一个鬼魂,啥都做不了,只能爱莫能助地干看着这件惨事的发生。
“当家的,不行每个粥棚再增加一口大锅。”
“这样也行!”
陆庄氏跟丈夫合计完这件事,又让田翠花她们给准备了一些干菜和咸菜,两人这才驾着马车去了镇上。
一路来到自家宅子那里,看留在那两个宅子里的下人,已经把灶台搭得差不多了,陆庄氏又吩咐他们再多搭一个,然后把带来的咸菜和干菜给他们各自留了一份,最后又去了北边的宅子。
王大成领着人正在搭建大灶台,陆明成吩咐他们再多砌一个,这才让人把车上的吃食拿进去。
夫妻俩马不停蹄地去了铁匠铺子,又买了三口大锅,送回去之后,这才去了花大姐的牙行。
花大姐用了大半天的时间,领着他俩把昨个相中的那两个庄子看了一遍,然后又去看了宅子和商铺。
现在的价格比以前便宜了不少,夫妻俩决定全部买下。
办好手续,付完银票,这些庄子、宅子、商铺就归他们了。
陆庄氏和丈夫看天色不早了,便驾着马车回了陆家村。
梁元琦从陆家村回到县衙,就跟师爷紧锣密鼓地商量着募捐的事……
粥棚也很快搭好,开始施粥。
为了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王大成他们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而那些企图混水摸鱼,贪图小便宜的人,也被清理了不少。
陆庄氏家又传来了好消息,陆晨和陆清双双考中了童生。陆晨第一名;陆清第二名。
而这次考中的,还有刘青草的儿子陆国军。
虽然他已经十八岁了,但好歹是个童生了。
就此,陆晨小神童的名声传了出去。
村里人都在感叹,陆家是真的要飞黄腾达了!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六月份,杨盼盼又生了一个女儿。
陆庄氏和丈夫决定去县里看看,省得让人说他们夫妇不尽人情。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陆大川就驾着马车,拉着夫妻俩去了阳河县城。
阳河县城在梁元琦的治理下,小打小闹的事情也常有发生,但没有发生大的动荡。
陆庄氏和丈夫来到陆南上工的食肆。
伙计们看进来一位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其中一个立马笑着迎上前,“客官,吃饭吗?”
“不吃饭。陆南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