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网课 > 第57章 继续上网课

第57章 继续上网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r>
不过蒙毅觉得现在的儒学只是没有在形式上形成思辨化的体系,其实孔子的儒学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完善,其内在核心也是形成了一套更加关注现实实际的治国理论体系的。

林老师似乎也发现了自己话里的不严谨,补充说道:"当然,这里只是在说先秦儒学从形式上来看没有形成体系化,并不是说从理论内容上也是如此。”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一起来探究一个问题:我们今天经常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科学研究中也重视实验探究的方法。”

“那么程朱理学所强调的“格物致知”和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实践出真知”是否完全一致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赢政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格物致知他是有所理解的,简单来说就是探究世间万物,从而获得它们之中所蕴含的理,但是这个实践检验真理,乍看上去他还有些不能区分二者的区别。

林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人回答就接着说道:"其实格物致知和实践出真知都是属于一种方法-论,因此我们可以从指导二者的哲学观的不同去分析两者的区别。"

“格物致知的前提是认为理是万物本原,也就是说理是先天就存在的,探究世间万物只是为了找出这本就存在的‘天理’,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

“而实践出真知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来总结归纳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这种规律是经过实践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是从客观存在的物质之中总结出的主观规律,是会随着对物质更深层次的研究而不断发展完善的东西。”

“比如说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就是科学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个理论并不一定是应之万物皆准的,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去探索。"

虽然什么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赢政完全没听过,但是林老师的解释他还是有些听懂了,这其实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那个理论是有些相似的,都是在强调客观事物和主观意识的区别。

"因此格物致知和实践出真知是有区别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儒家强调的

伦理道德秩序,而实践研究是为了求科学之真。”

林老师讲完了探究的内容,继续说道:"朱嘉用佛家''月印万川''的道理来解释理在万物之中的道理,说 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说明天理就像天上的月亮,映照在江河湖海中,就如理蕴含在万物中一样,其实其本质还是天上的那个月亮,还是天理本身。"

蒙毅听到这里就有点懵了,原本他还听的津津有味,现在怎么觉得林老师讲的玄之又玄了,乍一听好像很好理解,仔细去想却感觉深奥非常,一时半会儿难以理解透彻。

不过没办法,这会儿肯定是没时间细想了,蒙毅将"月印万川"四个字记在笔记上,打算下课后再细细琢磨。

赢政对这种近乎玄学的思想兴致不大,并不打算细想,他只觉得这种理论可能还不太适应自己的统治需求,毕竟秦国的黔首们恐怕还没有这种精神方面的需求。

屏幕中,林老师又切换了课件,开始继续讲宋明理学的第二部分。

“宋明理学的第二部分,就是陆王心学,其中,陆指的是陆九渊,号象山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心学创始人;王指的是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心学集大成者,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听到这一长串名号,赢政和蒙毅都对这个王阳明起了兴趣,其他的也就罢了,这个军事家是怎么回事,前面的几个思想家也没见谁还是著名军事家啊?

此人还是心学集大成者,又能搞思想、又能搞政-治、还能领兵打仗,这个王阳明有点意思。

赢政有点好奇林老师会怎么讲这个人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