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百团
随着日寇侵华的深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日军在华北地区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
在经过对一些地区的实验,这“囚笼政策”果然有效。一段时期内,使得抗日活动举步维艰!
松本对这些成果很是满意,甚至有些洋洋得意!他认为,在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他松本太郎是出了力的,这些成果的取得,也就是他的成就!
锦县作为松本的首选根据地,更是不允许这些抗日力量得壮大。
松本太郎在前线脱不开身,总想着,万一哪天他有个不测,好退到锦县去。
他几次发电给三木,督促三木抓紧在锦县推行所谓的“囚笼政策”。
三木接到松本的命令,不敢怠慢,马上就要付诸实施。
咱们都知道,三木其实是个文人,对于牵扯到政治方面的事情,不太精通。
当初,松本太郎之所以那样器重三木,主要原因便是,三木有一个强大的家庭后盾。
往往这种家庭出来的,都是不由自主的显露出某些公子哥的习气。
据说,三木的家族在日本也是赫赫有名的,这一点上,让松本有所忌惮。所以,他将三木安排在他认为最为安全一些的锦县。
三木接到命令,却又是犯了愁,他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这个问题最后当然是三木又找到了许荣斌!
许荣斌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又结合“囚笼政策”的指示,跟三木提出了“先修公路”的意见。
锦县地处黄河故道之地,黄沙盖地,不下雨还好,一旦下雨,道路便会十分泥泞,出行十分困难。更是不适合摩托车、汽车的出入。
三木一考虑,感觉也是。当务之急便是先修公路。
可是,修建公路可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战争时期,哪里去找那些沙子、水泥、沥青之类?
对此,许荣斌却是微微一笑,道:“少佐不要着急,咱们大可不用这些材料。”
三木一头雾水,道:“要修公路,不用这些材料,那能用什么?”
许荣斌道:“少佐,锦县的东北地区,土地以沙土为主。土质松软,不宜用来建筑。
但西边区域,尤其是运河两边,却是多为焦土。
这些泥土,质地坚硬。不但可以用来烧制砖瓦,还可用来铺路。”
三木一听,简直大喜过望!道:“许县长的意思是,咱们可以混合这些焦土铺路,省去了那些沙石?”
许荣斌微笑着点了点头。
三木激动地搓着手,在屋里来回走了两趟,道:“许县长,这事儿还得您出马安排!”
许荣斌道:“荣斌听从少佐的吩咐!”
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便是,这件事如果办好了,又会是三木的功劳!
于是,第二天,许荣斌便组织民工开挖锦县一段的运河。挖出运河两边的焦土,运到锦县通往河北和徳县的路上,铺做公路。
这样一来,锦县的运河河道加宽的许多,当然蓄水量也加大。
不过,这却也苦了老百姓呀!如此巨大的工程,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
在修路的基础上,再挖渠建堡。
要说建造碉堡还算容易,可挖掘沟渠却相对来说非常困难。为什么呢?因为碉堡里面可以驻扎几个宪兵,但沟渠里却不能站满人!
他们白天刚刚挖好一段沟渠,夜里一个不注意,挖出来的土又被填了回去!气得三木连声大叫:“八嘎呀路!”
后来三木实在是没了办法,明白了自己在锦县没有那么大的活动能力,便又把这项任务传达给许荣斌,让许荣斌带人去完成。
许荣斌沉思良久,提出了“先挖渠,再建堡”的策略。三木似懂非懂,但不管如何,他目前也只能听从许荣斌的安排。
许荣斌将建碉堡的人,全都叫过来挖沟。一时之间,锦县上上下下的人们全都去挖沟!
宪兵挨家挨户搜查,但凡有一个闲着的,都被叫去挖沟了。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宪兵实枪荷弹地立在旁边,气势汹汹地盯着那些挖渠的民工。
为防止有人将挖出来的土再填回去,许荣斌令人将挖出的土全都装在车上,一部分用来筑路,大部分卸到距离运河八里地的地方。
后来,那个地方因为卸的土太多,以至于此地成了一座小土山,在这座小山在平坦的锦县,显得格外高大。
随着挖渠工程的展开,人们对许荣斌的憎恨也是愈加强烈。
当把沟渠铺满锦县的时候,建筑碉堡才被提上日程。
因为挖沟渠,已经耗费了大部分的人力物力,使得在建筑碉堡的时候,质量上有些草率。
但是三木却是看不出来,对许荣斌的做法非常满意。
松本前来视察锦县的时候,对这些工程是大加赞赏!
如此铜墙铁壁的锦县,怎不是万一将来有一天自己养精蓄锐的好去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