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林雨柔的五年计划
大顺城位于清水河流域和青海湖地区的交界之处,这里地势险要,自古便有"海藏通衢"的美誉。
从古至今,这座城市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林雨柔所建造的大顺城依山傍水,背靠清河山,前临清水河,稳稳地矗立于一座褐红色的险峻悬崖之上。
正前方的崖壁高耸入云,异常陡峭;两侧的山峦则蜿蜒曲折,犹如苍鹰振翅翱翔,气势磅礴,令人望而生畏。
这般得天独厚、鬼斧神工般的地理环境,让大顺城宛如一座巍然屹立于天地间的巨堡,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它犹如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横亘在敌阵前方,硬生生阻断了敌军大规模进攻的去路!
欲克此城,唯有取道那条蜿蜒曲折、险峻异常的羊肠小道方有一线生机。
然而这条路却是如此艰难险阻,哪怕是身强力壮、矫健敏捷之辈,要想成功登顶亦非易事。
由此可见,欲破此防,其难度堪比登天!
不仅如此,大顺城更是匠心独运地借助清河山山谷独特的地势,巧妙地将两旁陡峭如壁的悬崖化为天然屏障,坚固无比。
如此一来,守城者大可高枕无忧,不必担忧敌军会架起云梯或挖通地道前来攻城,亦无需顾虑寻常城池所面临的诸多潜在威胁。
与此同时,因道路崎岖不平,那些体型庞大、笨重不堪的攻城利器在此处亦无用武之地。
大顺城居高临下,扼守住至关重要的军事咽喉要道,实乃易守难攻、稳如泰山之坚城!
就连羌族之人见到此城后都不禁赞叹道:“大顺城地势险要坚固,如果大梁能派兵驻守这里,并以此作为据点进行防御作战。那么即使敌人将大军屯集于坚城之下,也必然会损失数万人马之后才能有所图谋。我等担心这样做得到的还不如失去的多,所以恳请大王暂时让军队休整并喂饱战马,等待时机再去夺取它,这才是上策啊!”
只是杨驰听了不置可否,一笑了之。
大顺城三面环山且都是悬崖峭壁,根本没有办法攀爬上去,如果敌军前来攻城只能通过唯一一条狭窄的通道发起进攻,但这样一来他们的兵力就没办法完全展开部署。
然而大梁这边只需要派遣几百名守军,依靠着城内充足的粮草军需物资据险而守即可,同时利用投石车和擂木、滚石等守城器械死死封住进城的唯一道路。
无论敌军怎样强攻猛打,始终都难以攻破城池,反而自身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正因为如此,大顺城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成为像石堡城、君士坦丁堡那种“永不陷落”的军事要塞的潜质。
再加上有了林雨柔各种先进黑科技装备的助力,整座大顺城简直就是如鱼得水一般,让人只能望而却步,心生敬畏。
大顺城的建设基本完成,这座城池坚如磐石,宛如钢铁堡垒一般难以攻破。
既然已经确保了城市的安全无虞,接下来自然就是全力以赴地发展经济,以便能够迅速积累巨额财富,为顺利推行后续的一系列计划做准备。
心思缜密的林雨柔深知此时此刻必须趁着他们没伸手之时果断偷机,采取行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精心拟定出了一份名为"大顺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
而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便是要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并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国GDP的增长率。
在积极展开军事行动、对外交往以及不断扩张城池规模的过程中,林雨柔始终将发展生产、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军队强大摆在重要位置。
当城池的基本框架初步构建完成后,林雨柔立刻着手实施屯田政策。
她所实行的屯田制度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形式,并设立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一系列官职进行专门管理。
其中,屯田兵不仅需要参与耕作,还要随时准备战斗;而屯田户则只需专注于种田,可免除各种徭役。
这道政令一经颁布,得到了民众的广泛响应。
没过多久,大顺城那些适宜农耕的土地都纷纷开垦成为一片片肥沃的农田,人们陆续种下了玉米、红薯、土豆和小麦等农作物。
大顺城内拥有众多垄断性工业产品,例如玻璃、水泥、纸张、镜子以及蜡烛等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却极度匮乏。
遥想当初身处夔州之时,由于受到大梁法律条文的种种限制,林雨柔不得不将诸如制糖、酿酒、煮盐和铸造兵器之类的远超这个时代的高精尖技术深藏于密室之中。
不过时至今日,终于迎来了让这些"秘密武器"重见天日的绝佳契机!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这些厉害至极的法宝面世,必将掀起惊涛骇浪!
届时,大顺城必定能够凭借着它们独步天下的优势,轻轻松松实现贸易顺差,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席卷天下财富。
如此一来,大顺城的繁荣昌盛已然近在咫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