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陈典仪上当受骗啦
顾聿知一连串的问题顿时就将谢长史给问懵了,很显然他们之前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灾民们这段时间一直靠着赈灾粮活着,他们都忘记灾民们早就没有存粮这个事实。
恰巧良妃娘娘派人送来的种子到了,之前那个有经验的老农过来确认了,这些种子里有水稻,玉米、栗、黍等重要粮食作物,也有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
顾聿知看着这些种子,笑眯眯表示,种,都种!明年就开粮行,让李记粮行关门!
他还记得钱康出馊主意让黄福对付闻氏药铺呢。
在他看来,钱康才是最坏的那个!
谢长史当即就拉着齐知府针对封地百姓重新制定政策,百姓们开荒的土地属于殿下,产出也属于殿下,但殿下可以给他们发月银,迁入辛凉的百姓第一个月还可以按人头分到粮食,从第二个月开始就要靠他们自己买了。
与此同时,他们也鼓励百姓们在农闲的时候开垦荒地,这些荒地的产出就是百姓们自己的,这些土地前三年免税,从第四年开始殿下收取田税。
顾聿知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觉得谢长史真的好聪明呀,他都还没说可以先给粮食的事,谢长史就想到了。
垦荒的最终方案确定,接下来就是关于房屋租赁了,和粮食一样,灾民们是肯定没钱修建房屋的,所以为了能让灾民们在辛凉稳定下来,对辛凉产生归属感,辛凉的房屋就由王府统一建设,百姓以租赁的方式使用。
当然日后这些只要有钱了,也是可以将房屋买下来,但仅限于户籍在辛凉的人。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去,城外的百姓们都懵了,他们没想到世上竟有这样的好事!
报名,必须报名!
有房住,有粮吃,还有月银拿,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只要不偷懒,好好干,在辛凉就能过上有房有粮的好生活。
闻王殿下小小年纪,却是个大大的好人,等闻王殿下来了辛凉,他们一定要对着闻王殿下磕头!
顾聿知不知道这几个政策一公布出去,他就收获了一批民心,这事出乎谢长史等人的意料,当然乐见其成。
辛凉要收灾民建设的消息不仅在昌州传开,相邻的庆州,全州等州府也都收到了消息,也正是因为这样,谢长史才敢和顾聿知说会突破一千。
在漠北这个人广地稀的地方,首次迁徙就能突破一千,这真是一个好兆头!
赢了徐嬷嬷亲手做的晚膳,还得到了这样的好消息,顾聿知走路都是一蹦一跳的,显得非常快活:“等齐知府服官役的人集结好了,我们的人一同去辛凉吧,这段时间就要辛苦谢长史啦。”
要登记户籍、还要清点粮食什么的,的确是有很多事情要忙。
谢长史轻咳一声:“是陈典仪等人比较忙,臣不过是个管家,哪里会有多忙。”
上次赈灾他就以闻氏管家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会儿辛凉招人的事情,他就不方便出面了,陈典仪这个之前一直在府中教学的就被派出去了。
顾聿知一抬头就看到谢长史眼底的促狭,捂着嘴偷偷笑了起来,陈典仪最不喜欢的就是和外人说话了,让他去处理户籍的事情,真是为难他了。
?乛?乛?
天色渐晚,夜晚的漠北天气还是挺凉的,谢长史随着顾聿知进了正房,边伺候穿衣边道:“殿下可还记得上次辛凉随我们一起去的那个庄稼把式,余兴?”
顾聿知歪着头想了想,脑海中闪过一张黝黑的脸:“记得呀,他怎么了?”
谢长史道:“这次报名,余兴也在其中,而且是一家人都去。”
顾聿知小嘴微张,不可置信道:“可是齐知府不是说这余兴种地很厉害的吗?他要去辛凉,他的主家会同意吗?”
上次去辛凉考察后,谢长史就派人和余兴接触了,但被余兴拒绝了。
他们一家因为种地比较有经验,在昌州佃农中日子算是过的不错,属于有房有粮一族,这些年攒了一些钱,还准备买些地,上演一出翻身农奴把歌唱。
谁知道冬天发生了雪灾,城内粮价一涨再涨,饶是余兴家有余粮也心有余悸。
而让他们下定决心去辛凉的,还是余兴家的地主,这不过雪菜刚刚化开,地主就上门收租了,租金比去年高了不少。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缴纳田税,哪怕是今年风调雨顺,到了年末除去这些他们也剩不了多少粮食了,万一今年冬天再来一次雪灾呢?
余兴一家不敢赌,生怕到了明年就轮到自家房子塌了,正好辛凉的政策出来了,一家人商量了好几日,决定跟着闻王殿下走。
家里还有点余粮,到了辛凉殿下还会给粮给钱,他们一家人又勤快,日子肯定不会过的比在昌州差。
这个人才一去报名,自然就引起了注意,陈典仪那边早早派人回来通气,谢长史这才找到顾聿知说起这事:“是不太同意,但余兴一家已经明确表明今年不会租赁田地,那地主也不能按着头让人租不是,倒是因为此事,将之前涨起来的佃租又降了下去。”
谢长史也着实没想到这事会给普通佃农带来这样的好处,没忍住轻笑出声。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