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成蛇,在现实世界开创修妖法 > 第十五章:悟道

第十五章:悟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世界没有修炼者,叶秦是如今唯一踏修炼之途的蛇,面对这个问题,他不由得陷入沉思中。

目前只有两种答案:

一种是世间的确不存在修行者

二是修行者太隐秘,普通书籍了解不到,唯有国家才知晓?

这两个情况,叶秦也说不如何辨别,但不论如何,弄清楚的话,会对他现在的修炼有所帮助。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看着眼前道德经,叶秦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而道德经的这句话,实际流传很广,前世没少听过。

基本只要是大夏国的人,都能背两句。

但奈何前世的时候完全是当顺口溜去诵读,根本体会不到如今的感觉。

“这是因为修行的原因吗?”

道德经为老子所著,可以说该书当中对于宇宙的形成还有自然的规律,都有独到的见解。

甚至就连道的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天并非永恒的、并非最根本的,而最根本的是道。

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

就是这样一个信奉“道”的人,在最后也没有明确表示“得道”。

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缺少先天灵性,所以也只能止步于此。否则书中所说,便不会只有这些,而是应该有具体的修炼方式才对。

通过这些古籍的只言片语,叶秦作为过来人有了些许推测。

他从一些字里行间的蛛丝马迹中猜测,怀疑老子当初很有可能即将踏入修炼一途,甚至极有可能,像自己一样有过一瞬间的入定状态!

那个状态太选秒了,叶秦至今还记忆犹新,可惜并非可以随意进入,需要极大的机缘。

而进入这个状态后,会陷入到一种超乎寻常的顿悟感觉当中,思维运转极快,对万物的理解仿佛与生俱来,各种玄妙。

叶秦也是因为曾进入这入定状态,才机缘巧合的开启了修行之路。

但是叶秦发现,老子这一类古之先贤,因为困于自身限制,却被拦在了修行的外面,终其一生,无法再更进一步。

所以他才会总结心中所想所念,留下这些文字。

因为曾经的入定状态,虽是转瞬即逝,却也获得不少启发,开创诸多思想名著。

希望能够启发后人,寄以希望后世当中会有天赋出众者,完成他没有完成的夙愿。

后世曾有记载,老子西渡归隐,行至函谷关,函谷关令尹喜登楼远望,见紫气东来,便知有圣人将至。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把守的关令尹喜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赶忙迎接,果然见老子骑着青牛徐徐而来。

尹喜款待老子数日,请他著述,老子推辞不掉,于是留下了著名的五千言,世人称之为道德经。

这便是道德经的由来。

也许这是真的,但里面也有部分夸大的事实。

“看来老子当年西渡,说不定是为了能够突破自身,寻求修行方法才对,也许他像我一样也发现了人类缺乏灵性,所以不能踏入修炼,最后只留下思想传承,却无修行之法门。”

叶秦不知道老子最后有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但很大可能是没有找到的,否则到了函谷关,留下的应该是具体修炼法门,而不是道德经这篇思想名作。

不可否认的是,老子此人,是有大才,仅凭瞬间的顿悟,就能够有此感触,足以可见他的天赋还有才华。

奈何先天条件不够,受到先天桎梏约束,身为人,终究没有灵气,否则说不准还真的能够成为修行第一人?

自古至今五千年,其实像老子这样的先贤或许还有很多,也许在古代,有些人真的摸到了修行之门,看到了曙光,但是却因为自身还有天地限制,无法找到修炼法门,所以只能留下只言片语,启迪后世。

这样的人随口都能道出几个,如吕洞宾,庄子等。

叶秦感触颇深,也颇为可惜,但哪怕是思想巨著,也足以对他有很大启发。

若没踏入修行之前,这些思想巨著只能启迪思想,但当踏入修行之后,才会发现,这些先贤思想,当真是超前又玄奥,蕴藏大智慧!

这不属于修行法门,却是一种难得的对天地、自然之间的感悟总结。

他继续翻看着古籍,同时还看了不少与蛇类有关的书籍。

“我和这些人不同,他们无法突破天地限制,但我蛇身人魂,灵性与智慧并存,这是我的机缘。”

换句话来说,现在叶秦重生到了这条小黑蛇身,拥有了智慧,纵古观今,是唯一的例外还有变数。

天降异物,必有大变。

人类的智慧再结合动物天生自带的灵性,演化成了无与伦比的顿悟天赋,而他本身又是死而复生,生而复死之人。

种种因素加持之下,叶秦可以轻而易举的感受自然万物,所以这些人感受不到的,他却可以感受。

他们顿悟也许只有片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