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变味的攻击战
硝酸钾、硫磺、木炭粉末混合而成的黑火药早被宋人用于战场上,他们制造出的蒺藜火球、毒药烟球是爆炸威力比较小的火器。
宋神宗时设置了军器监,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军器监雇佣工人四万多人,监下分十大作坊,生产火药和火药武器各为一个作坊,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史书上记载了当时的生产规模:“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
到了北宋末年爆炸威力比较大的火器向“霹雳炮”、“震天雷”也出现了。这类火器主要是用于攻坚或守城。公元1126年,李纲守开封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的围攻。
北宋灭亡,金朝获得了制造火药的技术,而南宋则继续将火药发扬光大。
但以孟之祥的目光看来,这些火药的配比不够完美,爆炸力低下,杀伤力远不及弓箭,只要你穿甲就很安全。
火药更多的是充当引火物,快速引燃扔到敌人当中的柴堆,又或者是化学武器,孟之祥曾经看过匠人们“有放毒药、烟球法……粪炮罐法,用狼毒半斤,草乌头半斤,巴豆半斤,皂角半斤,砒霜半斤,砒黄半斤,入镬内煎沸,入薄瓦罐容一斤半者,以草塞口,炮内放以击攻城人,可以透铁甲中,则成疮溃烂。放毒者仍以乌梅甘草置口中,以辟其毒。”
说是可能穿透铁甲,实质根本办不到,但要是皮肤染上那些物质,不及时清除就成疮溃烂,如果治疗不及时,一旦感染,就容易生病发烧,最终完蛋。
即使是这么简陋的火药,也是严格控制,即由南宋的军器作坊生产和专营,普通人不得沾。
孟珙现如今身板太小,暂时不对火药有什么非分之想,犯不上惹这个麻烦。
忠顺军的箭枝、投石机和火药充足,正是后方史嵩之源源不断地将物资运来,极为支持忠顺军的进攻,让他们得以放手使用。
在把金军寨墙弄得一塌胡涂后,宋军扛起长梯,架梯而上,猛烈进攻!
金军也奋起反击,而宋军则待金军猬集寨墙时,突然撤梯走人,然后再来箭枝、投石机和火药攻击向城墙头倾泻,以此消耗金军的有生力量!
搞笑的事情发生了,武仙砦屯守,原意是消耗宋军的有生力量,没想到宋军死伤的人少,反倒是金军死伤的人多。
这种战法是为铁锤-铁砧战术,我方是铁锤,不断地敲打着金军铁砧,重创金军。
不过,各支宋军打得有声有色,孟之祥的部队只作壁上观,顶多就是放放箭,掩护一下。
没办法,他的功劳太多了,每战必胜,如果他去攻打敌寨,很可能佯攻变主攻,一攻就下。
问题是吃独食会讨人嫌,并且也得让其他部队有锻炼和立功的机会呀。
道理不必与孟之祥说,他很理解,老老实实地带着本营的士兵们利用免费放箭的机会加强弓箭练习。
一支强大的宋军部队的长处在于弓箭,即你部队弓箭好,才算得上是正宗的宋军。
宋军中兵器的配置是以弓弩为主的,自北宋至南宋,弓弩手一般都占了军士的大部分,弓弩作为主要兵器占有重要的地位。
按当时的军制,马步军中每一都均约一百人,而其中弓弩手均占了军士的大部分。
南宋时,宋军“诸路禁军近法以十分为率,二分习弓,六分习弩,余二分习枪、牌”。
对于这种以弓弩为主的武器配置,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战争从最开始贴身肉搏的近战逐渐发展到远程攻击应是军事技术发展的一个潮流和趋势,这样是一方面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攻击敌军的效率。二是由于宋军的作战对象决定的。
辽、西夏、金、蒙古等皆为马上民族,骑兵为主,而对于宋朝来讲,其传统战马产区几乎均被敌对势力所占据,军中战马奇缺,而主观上又不重视骑兵建设,所以只能以步兵为主,而无法像汉武帝对付匈奴一样以骑兵制骑兵,就不得不倚赖长程武器来攻击对方。
除了部队中大量装备弓弩,宋军的弓箭供应给力,大量制造弓箭,如天禧四年年四月,诏“南作坊之西偏为弓弩造箭院”增加弓弩箭链的制作数量,“诸州有作院,岁造弓弩箭、韧、甲胃、箭链等凡六百二十徐万”。
说游牧民族弓箭厉害,实际上汉人的弓箭并不逊色,武帝时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五千步兵力战八万匈奴兵,汉兵凭借着手上的弓弩,匈奴兵根本奈何不得汉兵,要不是李广利军中箭尽,又有叛徒告密,只怕汉军是战士长歌入汉关而不是全军覆没。
之前孟之祥练兵是专注刀枪,现在有机会练习弓箭那是人人刻苦,每个人都抓紧时间练习。
一是孟之祥、老董主仆俩和教头周盛的言传身教,他们都受过科班式的弓箭训练,懂得如何训练出合格的弓箭手,他们通力合作,让士兵们练臂力和眼力,传授射箭的窍门,二是他们的努力,士兵们练到进步非常快。
他们的技术向着稳、准、快发展,当一支攻击的宋军快速撤离,孟之祥向着那面寨墙射出一枝带着红飘带的箭为大家指示方位,还没落下,但已经标定了大致区域时,他后面列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