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太医附身,我成了国医大师 > 第414章:学院派

第414章:学院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学院派是可以培养很多的中医生,但是,真正厉害的中医生,陆长清认为并不是学院派能够培养出来的。

如今东海中医药大学又是希望给他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又是希望他去东海中医药大学担任讲师或者客座教授。

但是,对于陆长清来说,这些他都是需要考虑清楚的。

这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都是荣誉。

对于陆长清来说,他并不追求这些。

“长清,那你先回去好好考虑清楚,考虑清楚后再给我答复。当然,如果你拒绝了,那也没有什么。”

当初,陆长清既不加入东海的伤寒学派,也没有加入东海的温病学派,如今,在施鹤松看来,反而是聪明之处,不用受到学派协会的影响。

从施鹤松的院长办公室出来。

陆长清来到赵祖焘的办公室。

赵祖焘刚刚在跑陆长清从老家带来的茶叶。

“长清,这真的是好茶。”赵老笑到。

“在农村不值钱,我现在还想看看能不能让这茶叶提升一下知名度,把价格提高一些,这样村民的收益也跟着上涨。”

这些只要几块钱一斤,和那些几千几万块一斤的名茶,陆长清感觉没有多大的差别。

但是,价格上则是差了百倍。

陆长清坐下来,赵祖焘给他倒了一杯茶后。

“赵老,刚刚施院长找我过去说,东海中医药大学那边希望给我授予博士学位,但是,我觉得这不妥。”

不妥?

在陆长清看来,现在这中医博士好听是好听,但是含金量并不高,甚至在他看来还比不上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含金量高。

这种情况下,他又何必接受这个荣誉博士。

而且,陆长清不认可学院派。

“你不想接受这个荣誉?”

“不错,我不是很认可学院派,我觉得中医想要发展起来,还是靠师承派。”

现在中医教育上来说,主要是学院派,而民间的师承派,在这些年的打击下,也是越来越少。但是,中医自发展以来,就是靠师承派的。

名医出高徒。

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许多名医都是自己挑选弟子。

并不是弟子挑选师父。

现在学院派,基本上都是通过高考,看分数线上去的,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一点中医基础。相反那些民间的师承派。

最小从几岁,甚至从十一二岁开始跟着学习。

等到二三十岁,所学到的远远超过在大学里面学到的。

而学院派是模仿西医教育的做法,这一套模式硬套在中医上,陆长清觉得根本行不通。以至于现在学院派出来的学生,大多只是会考试会做题,但是,大多数可能连脉象都不一定会,更不用说坐诊了。

赵祖焘有些惊讶,却又觉得很正常。

他本来就是东海中医药大学的副校长,荣誉校长,当年也是给学生上过课的,但是,并不认可那些学生是自己的弟子。

因为他只是单纯上课,和真正的师承派并不一样。

而且,他也没有去挑选那些学生做自己的徒弟。

实际上,在大学里面,也有一些老中医会从中挑选一些自认中医天赋的学生,认作自己的弟子,然后重点带着。

但是,这也算是学院派里面的师承派。

当然,这里面也是存在很大的利益关系在里面。

近代的中医,绝大多数都是从中医院校毕业出来的,通俗被称为学院派,在疗效方面,远远没有西医毕业生的效果好,这样表面一对比,很多人就认为西医科学、先进,而中医落后,治不好病,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医是骗人的。

造成今日这样的局面,有历史的原因,有人为的原因,而与院校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西医的院校教育可以,中医按照西医模式发展就有很大问题,中西医有别,走的路也应不一样。

西方的院校教育模式,是西方近代摸索发展起来,经过检验行之有效的成熟方法,国内搬过来使用,也是有效的,但按这模式培养中医学生,就不是很适合了。

中医有自己的教育模式,几千年都在使用,何必舍近求远,硬搬别人的东西,它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师承教育模式(包括家传)。

“中医,很重视医德,把它放在第一位,医术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师父一般是经过长期考察徒弟,确认人品没有问题,才正式传授医术的,以致有的老中医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宁愿自己一身的本事失传,也不愿意随便传给一些人。”

“中医,讲究悟性,或者说天赋,并不是考试分数高就能学好中医,院校教育通过高考选择人才培养的标准,并不一定符合中医的思维,与西医的思维也不一样,中医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不可以用现在的所谓西方科学去评价和衡量,因为西方科学也有很多局限性。中医思维大概总结为,意象思维、辩证思维、直觉灵感、逻辑思维、系统思维等。高明的中医都有自己选徒、教徒的方法,因材施教,有個性化的特点,与院校大批量教学有所不同。”

中医的精微程度远非西医可比,短期学有所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