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唐宗二三事(八)
【相爱相杀,或许还夹杂着点青梅竹马,毕竟李渊的母亲与杨坚的皇后是姐妹啊!严格意义上来说,李渊还得喊隋炀帝一声哥啊!那么二凤与那位小公主有点来往也是很正常的嘛!】
所以说,隋唐的交替其实就是亲戚间的交替?
各朝各代吃着瓜,如是想道。
隋朝。
杨坚又是一次叹息,恨不得抽死那个败家的玩意。
独孤皇后脸黑了,想着推翻他家的亲戚要来何用?
唐朝。
武德年间,李渊的目光有些狐疑,心想他这二儿子真的跟隋炀帝的公主有情吗?
李世民的脑袋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这什么跟什么嘛!他跟那位小公主根本没什么往来好嘛!
贞观年间,李世民想起了在后宫中没什么存在感的杨妃,如果不是天幕提起,他都快忘了有这么一号人物。
在他的记忆里,杨妃似乎一直都是沉默寡言的,哪怕是在隋宫之中,她似乎也没什么存在感,所以隋炀帝记不记得有这么一个女儿都不好说。
所以,这寥寥无几的几次宠爱,天幕就把他定义为痴情,岂不荒谬吗?
【及至天下大乱,二凤起兵,一腔雄心壮志在心头,而小公主呢,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处境,悲痛不已,甚至是处于两难之境。】
【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一边是心爱之人,两虎相斗,必有伤亡,她该如何自处?】
【可时间没有给她多思多想的机会,一夕之间,父亲死了,隋朝亡了,面对新新建起的大唐天下,她恨,她怒,她悲,可是一切终成定局,她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
【国仇家恨让杨妃心中郁郁寡欢,哪怕是二凤对她再好,她心中总是有那么一根结,他们之间再也回不去曾经的美好了。】
贞观年间。
李世民眉头一皱,这逻辑不对吧!
先不谈真情,他们之间也算不得国仇家恨吧!
隋炀帝也不是他杀啊!所以谈何杀父之仇?
更甚至他似乎还救过隋炀帝的命,所以杀父之仇没有的呀!
还有啊,他们之间也没什么曾经,更谈何美好了?
【因为二凤心中自始至终都是爱着杨妃的,也知她心中郁郁难解,所以对她多有纵容,甚至为了保护她,不惜把中宫皇后推出来,竖立那一个明晃晃的靶子。】
贞观年间。
李世民表示很不开心,你造谣啊添油加醋啊都行!可是为啥那些个故事里老想着把他的观音婢推出去啊!
他的观音婢才不背这个呢!
况且爱她就要给她一切啊!他难不成连心爱之人都保护不了吗?还要寻求靶子这玩意的间接保护!
天幕,这未免看轻他了!
【不管杨妃如何冷眼相待二凤,二凤对她都是一腔真心,甚至还想着立他们的孩儿为太子。】
李世民噌的一下站起来,前面的情情爱爱,他不管,听到这,他是再也坐不住了。
要知道,在天幕出现之前,他从未想过把太子之位交托给承乾之外的任何人。
而天幕出来之后,他发现他的继承人不是承乾,他震惊,他不明白其中出现了什么变故,可好歹即位的唐高宗还是他和观音婢的儿子。
可如今这天幕说他想要改立太子,这岂不是荒天下之大谬吗?他又不是汉高祖,岂会如此之做法?
真要立了那什么杨妃的儿子为太子,那他与观音婢的孩子又该如何自处?
长孙皇后也挺震惊,心想后人可真敢想啊!
不过相比于李世民,她还是镇定了不少,甚至还拉了拉分外激动的李世民的袖子,提醒道:“二郎,淡定,这都是假的。”
【这是谣言吗?这一定是谣言!很多人不信啊!于是那些坚持这一观点的人们开始寻找各种线索,来证实这一切都是真实可靠的。】
【比如说二凤就曾夸过李恪像自己啊!再比如说他就这事曾经咨询过长孙无忌的意见啊!只不过长孙无忌不同意,此事也便作罢了!】
李世民:“……”
虽说不是观音婢所生,但是都是自己的孩子,他夸两下不是很正常的嘛!
还有后人也太能扯证据了,这都算什么证据!
他真要立李恪,会去寻求长孙无忌这个大舅哥的意见?
他长孙无忌是傻了吗?放着自己的亲外甥不支持,来支持外人的孩子的当太子?
长孙无忌:“……”
他不傻好嘛!怎么可能放着妹妹的孩子不支持,去支持其他人!
再者说了,他家陛下若真要改立太子,也不是他一言能够阻止的。
他还没那么大的权力好嘛!
长孙无忌对此表示很无语。
【其实啊,就儿子论来说明二凤的真爱就是杨妃啊!这实属有点牵强了,这怎么也不能说,这夸一下就是重视和偏爱,就想着立他为太子了,那咱二凤陛下恐怕可能没有不喜欢的儿子哦!】
李世民:“……”
天幕是在为他澄清吗?可是这话,他怎么听着那么的怪啊!
都是他的儿子,特别讨厌也不会啦!只不过他偏爱和重视几分他与观音婢的孩子罢了